过年的时候,为什么亲戚都喜欢八卦我们的工作情感问题呢?
亲戚为什么都喜欢八卦我们的工作情感问题?
亲朋好友的询问新春佳节,很多人都需要回家了。如果你托着旅行箱,敲响家门口,提前准备给父母一个激情相拥时,却发觉——家中的沙发上,挤满了亲朋好友。
又被网民们挖到,相互配合“最遭人恨亲朋好友询问”的网上投票,变成新一轮互联网帖子。老百姓日报的官方微博也卖了个萌,3d贴图并附言:年货礼盒可以不提前准备,这种回答务必提前准备。
回家了的没回家了的,被拷问的,提前准备拷问的,都准备好接纳这次社会主义民主的家庭型年审了没有?
不喜欢被拷问,人从三岁起就会有自尊除开让成人担心的“关注空袭”,这儿头,也是有未成年不想听的话。“期末考试是名词啊?”很显著便是对着小孩子来的。语文阅读题很残填补说,高三害怕被问:有期待考哪一个高校?清华大学或是北京大学?
此外,“怎么不较真不知道?长大以后就不容易叫人呀?”、“不认识我了?儿时我都抱过你嘞!”也都让小孩子、大小伙伴们听了内心很难受。很多已经长大成人的网友,回忆起“往事”,几乎都能找到类似的一幕。
“听到这些话,孩子们会认为你是在逗他,他会觉得你把他当小孩子了,是小看他了。所以就摆出一副独立的模样,要抗拒你,要你尊重他。”省立同德医院心身科医生陈正昕说,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表现出自尊需要,到10岁左右时,个人自尊心更强烈。
“有时候这个年龄的孩子,表现出不听话、逆反,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对独立的渴望。”陈正昕也是一位年轻的爸爸,他说,孩子长大了,不能只看到个头高了,模样变了才是长大;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心理上的成长,更加需要大人们的关注。
亲戚问话你囧了,说明还是个上进青年“最重要的是,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尊重这种心理上的成长。“发言大纲”一出来,就有网友整理出一份《反击发言列表》,誓要“先发制人,夺回发言权。”感觉到了“危机”,特地向陈医生讨教攻略。听到记者的提问,陈医生先笑起来,“这说明,你还是个上进青年,还在朝着改善的方向努力啊。”
陈正昕对记者说,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你给它一个刺激,它会迅速做出反应,但是如果持续暴露在应激之下,最后全部的防御机制都会被破坏,无法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人也是一样。反感、心烦这些情绪,其实说明你对这些事情有体会,希望事情能变得更好。”陈正昕说,人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会本能地启动心理防卫机制,比如,用幽默的语言来应付紧张的情景,或者努力做出改善。
“如果你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才应该着急呢。”陈正旭认为,类似的拷问,年年都有,人人都会经历。只不过社交网络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集体“晒”牢骚的平台,无形之中放大了这种负面情绪。
可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面对亲戚们的轮番轰炸,网友踏-雪寻-梅愤愤地说:打着关心人的幌子来八卦!很多80后、90后也有同感,认为亲戚们其实是打着关心的名义来探听隐私。为什么大家如此热衷于了解别人的事情呢?
美国诺克斯学院心理系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八卦”古已有之,并非流行文化的产物,狗仔队的出现也是符合天生的心理需求的。
这位教授说,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生活范围狭窄,所以他们必须与团队成员合作才能抵御外敌;但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同一家族中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竞争对手。
所以,为了生存,他们必须知道谁是可靠的合作者,谁是骗子;需要了解哪家的姑娘小伙,生育能力强。他们还要学会经营友谊、处理联盟里的各种关系。所以他们就有强烈的欲望,要对周围人的生活保持密切关注,以便更好地对抗未知风险,获取资源。
而在那个时候,女人在这方面也表现出更高的天赋,会八卦的女人,也更容易生存。换句话说,热衷八卦,从进化的角度来讲,是优势品质。如此看来,“八卦”是一项了不起的生存技能,几千年都没有退化。
如果你能接受这个解释,春节回家,面对亲戚们的“关心轰炸”时,是不是能稍微心平气和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