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原班幕后人马打造,爆火的《鬓边不是海棠红》还存在哪些缺陷?
第一个缺点,剧中台词有问题
《鬓边不是海棠红》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北平,说起北平,尤其是把北平和京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那口?京片子?。有人曾形容,老北平的人说话,跟唱歌一样,每个字每句话,都非常有韵味。在《鬓边不是海棠红》中,只有商细蕊有那么点感觉,其他人说北京话都说的不是很到位。当然,成凤台一家除外,他们是后来搬来北平的。但是,戏园子里那些掌柜的和伙计,他们的北平话,说的也不地道,有点让观众出戏。
第二个缺点,打光有些过从第一集就能看得出来,这部剧打光打的很直白,尤其是大家的皮肤,被光照的好像没有了血色一样。男演员还稍微好一些,女演员在这个问题上非常严重,比如说程家二奶奶,成凤台的媳妇,她的皮肤就被光打的很白,白的有些失真。有网友形容,剧中女演员的脸,都跟白瓷砖一样。不过,这么打光也有好处,就是整体色调会很舒爽
第三个缺点,剧情拖沓好剧不怕慢,只要剧情有足够的戏剧冲突,然而《鬓边不是海棠红》,不但节奏慢,而且剧情还很平缓。就是在交代商细蕊与冤家对头姜登宝的矛盾时也有些轻描淡写,不够激烈。在程凤台的戏份中,这种平缓更加突出。也许是剧集刚开始的缘故吧,往后发展,剧情是否逐次推升,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四个缺点,没有时代感
《鬓边不是海棠红》这部剧的设定年代是民国,也是在东三省沦陷之后的北京,当时的北京城正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但剧中给人的感觉则更像是在太平盛世(到现在播出的部分),除了程凤台话语间透出的寥寥几句,其他人基本没有体现这个时代该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