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山的抗战史

李玉堂死守棺材山阵地

棺材山成为赣北重要的军事据点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山的南面是修河,有南昌至武宁、修水直到湖南长沙的公路。山的北面有南昌至湖北的公路。山下沿修河是三座古镇,东为箬溪,西为武宁古城,中为巾口。此山虽不很高,但它矗立在修江平原及丘陵地带,从山顶至公路有10多里的斜坡,因此就显得较为高远。1938年8月南浔会战开始后,日军第27师团沿瑞武线南进,欲占箬溪,以策应陷入万家岭之第101、第106两个师团。同时,为保卫大武汉,必须在此阻击日军经此入鄂。在此阻敌的主要是国民党军第8军李玉堂部,还有王陵基第30集团军所部。战争进行得非常激烈,开始在棺材山北面官莲乡的牌楼下、王坪坳一带进行,后逐渐转移至棺材山。激战持续进行,争夺十分惨烈。当时有一个团被日军包围,敌人先是用钢炮轰,再用机枪扫,中国军队临危不惧,誓死抵抗,最后展开肉搏,全团官兵壮烈殉国。1950年代,当地人在此发现大量枯骨,收捡时堆积如山,予以焚化。日军伤亡也很惨重,据当地人介绍,在棺材山北面柏荫山下有掩埋日军尸体的大窖。李玉堂军以巨大伤亡阻敌于棺材山,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

1939年3月,日军第6师团为配合第101、第106两个师团进攻南昌,由箬溪进攻武宁,实施牵制作战。驻守在棺材山、罗盘山一带的守军主要是李玉堂第8军和彭位仁第73军。日军第6师团和冈村宁茨第11军直辖炮兵、战车、骑兵各一部,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棺材山实行猛烈攻击。从3月20日拂晓开始,日军先以数十门钢炮向罗盘山、棺材山发射炮弹400余发,9时又出动飞机30余架,对中国守军阵地狂轰滥炸。在炮火的掩护下,稻叶四郎师团的两个联队向棺材山南部冲锋,守军奋起反击。阵地上硝烟滚滚,战火弥漫。自21日起,日军开始施放毒气,尤其26日为甚,先后施放重性毒气4次,守军官兵事先预备了浸有肥皂水的白布罩,掩住口鼻,冒死拚杀。每一山头,每一阵地,非战至最后一人一弹,决不放弃。直到3月28日,激战九昼夜,双方死伤惨重,日军第6师团之47联队被全歼。在棺材山的大规模肉搏战中,守军第89团生还者仅5人,余皆壮烈牺牲!此次棺材山争夺战仅第8军第3师就牺牲三个营长,50多个连、排长,四个团的战斗员,剩下不到一个团,中校副团长徐敏中弹殉国。

李玉堂第8军在棺材山阻击日军,死守阵地,全军立战功,民国政府抗战总部授予该军“泰山军”称号,李玉堂成为抗日名将。后该部奉命参加长沙会战,武宁、修水等地由王陵基第30集团军驻守。

从棺材山北面莲花翰(今官莲乡)俯瞰柏荫山,掩埋日军尸体的大窖。李玉堂军以巨大伤亡阻敌于棺材山,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