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宫及石刻的建筑特点

娲皇宫所在山体,远看像一把太师椅,按照道家解释,三面环山,左青龙,右白虎,山体下面是漳河,西南方向是河南省红旗渠,西北是山西左权县,正是三省交界地。山顶娲皇阁到山脚需要往返3公里。

这里有女娲文化广场,山顶建筑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娲皇宫依山就势,结构奇特,独具匠心,有吊庙、活楼之称,娲皇阁、梳妆楼、迎爽楼、钟楼等最具风采,娲皇阁紧傍悬崖,通高23米,以9根铁索系于崖壁,游客多时,楼体晃动,铁索朗朗作响。山顶娲皇阁外山崖上有北齐时期的摩崖刻经6部,多达13万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在中国佛教文化中享有盛名。

当地用9个数字形象地概括了娲皇宫特点:1座吊楼,2种宗教,3个石窟,4组古建,5种刻经,6部经文,7尊塑像,8大功绩,9根铁索。其中所指的宗教,指的是佛教与道教,9根铁索是说建在险峻山崖上的娲皇阁采用9根铁索与山体相连。庙是明代建筑,清代咸丰年间重修。 娲皇宫由四组建筑组成,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又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曰,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歇马殿的山墙上,画有娲皇宫全景和一幅“伺辇图”。绘有辇中女娲及神龙,仙女和天兵,腾云驾雾,驰骋万里长空。

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该阎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

主体建筑娲皇阁***分四层,通高 23 米,拥群峰以渲势,依悬崖以据险,夺天工以称奇,临清漳以蕴秀,涵摄了山川之钟秀,汇集了古建之精华,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瞰深壑,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

现有建筑分山上、山下两组。山下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绕山登上十八盘,便到达最高处的娲皇阁。娲皇阁建在山势险峻的绝壁上,巧妙地利用了山崖间的半圆形石坎,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等建筑群也建在依山就势的石砌台上。

山下主要建筑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朝元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 年),重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停骖宫建于清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重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广生宫建于元末明初,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 1794 年)、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两次重修。

山上建筑娲皇宫为代表性建筑,由娲皇阁、梳妆楼、迎爽楼、钟楼、鼓楼、山门、牌坊、皮疡庙等古建组成。娲皇阁座东面西,***分四层,歇山琉璃剪边顶建筑,一层为拜殿,二、三、四层分别为“清虚阁”、“造化阁”、“补天阁”。梳妆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 年),重修于清咸丰三年(公元 1853 年)。钟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 1606 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造一高 1 米多、口径 1 米的八卦铁钟悬挂其中。鼓楼建于明万历十四年(公元 1586 年),***分三层,总高 15 米,是通向娲皇阁的重门,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楼内置直径为 0.68 米的大鼓。皮疡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 1573 — 1620 年),重修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 年)。

眼光洞、蚕姑洞和拜殿三处石窟均凿于北齐,蚕姑洞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 550 — 559 年),面阔 2.6 米,进深 2.35 米,高 4 米,面积 6.11 平方米。内雕蚕姑奶奶石造像,内刻佛经《十地经》的结尾部分。眼光洞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面阔 2.6 米,进深 2.35 米,高 4 米,面积 6.11 平方米。内雕眼光奶奶石造像,内刻佛经《十地经》。拜殿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 555 年),是最大的一处石窟。

凿壁古碑位于山上牌坊外右侧山崖上,刻于北齐天保年间,通高 4.33 米,宽 1.33 米,依山镌刻,龟座、蛇身、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