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四十七课--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一一求道求心

10.12学习孟子第四十七课--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一一求道求心。

艾婷的分享如下:

闻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认为,有些东西寻求就能得到,不寻求就会失去,这是有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寻求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取决于命运,这是无益于收获的寻求,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自身以外。?

思 孟子的"求"到底求什么? 一种"求",是求自己。 再 一种"求"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振振有词好像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可寻。这种"求"对于"得"是没有益处的,是外求。 求心,求什么有什么。求心,求什么得什么。孔子曰: "求仁而得仁,何悔矣?"求的是一颗原始的出发心,好比我们每天坚持五点***修,最初是想得到什么?知识?学问?智慧?开悟?都不一定能够得到。求得坚持一件事情的坚定心,坚持一种事情的能力,每天坚持,就是能力。求于内,求的是自己的心,清静心,觉悟心,慈悲心,感恩心,这些心是一切智慧开悟的源泉。?大学?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有道德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求心,能够得到相应的心,求在"我"者,我能够掌控的只有自己的心,其他的一切"得"都是因缘和合而来,所求之物是外在时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只能叫得之有命。 二.一个人怎样算是不动心呢? 孟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言语有过失,不必到内心去寻求原因,是不可以的;? 心中有所不安,不必求于意气,可以。当我们没有在心里面得到时,调动自己的力量去外求是无用的,处处以求自己的一颗心为主。 三.我们应该求什么? 人在每个时期都有困惑、迷茫、痛苦,寻求解决方法就要通过我们所迷茫的点去求我们的心,求一颗不动之心,求一颗清静心和慈悲心,求心,任何时候都适用。人在烦恼时,首先要求一颗觉察心,看看自己当下陷入何种境地,看看自己被什么包围。一般而言,我们会被贪爱,恐惧,厌恶困扰,即佛家所言贪、嗔、痴、慢、疑。当自己烦恼时,分析一下烦恼是来自于贪、嗔、痴、慢、疑中的哪一点?对待贪嗔痴慢疑分别有方法,如果是贪,则以给予的方式,让自己多付出,心量放大,不去太多的计较,对质自己的贪,这种给予也叫内心的仁慈、恻隐之心,以恻隐之心去求,与内在的自己对话,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所外求的恻隐,是一颗清静的恻隐心,从内而出的恻隐,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给予,而是看到别人的痛苦的能力,付诸于给予。看不到别人的痛苦,就是麻木,进而不仁,就是没有恻隐心。没有给予的能力,"贪"会越来越多,让自己进入烦恼境地。嗔,内心有恨意,心被埋没在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当中,此时首先是要激发自己平静,让自己不要去陷在痛苦里,求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求自己明辨是非的心,从"恨"中走出来,求是非心,求羞恶心,把自己能看到的偏颇调整过来,当陷入嗔恨时,一定是把别人的过错想得太多,把自己的付出想得太多,否则不会有嗔恨。羞恶之心即羞耻之心,用出来,才发现自己的嗔恨是没有道理的。痴: 迷惑,同样是求明辨是非之心。当我们迷在一个点上时,来自于清静心的求"静",静能生慧,有智慧才避免迷惑。慢,傲慢心,求自己内在的谦卑心。疑: 怀疑,疑惑,因为痴,愚痴才会疑,也是要去求自己的清静心,求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人有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 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 退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 四."贪、嗔、痴、慢、疑"包括了人的所有烦恼,内在家庭不和谐,外在工作、事业不顺心与"贪、嗔、痴、慢、疑"密不可分。如果求在外面,得之有命,因缘和合,对于我们是没有帮助的; 而如果求自于内心,求自于我们的仁义礼智,就能对治于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求自己的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些"心"是我们本身所固有的,所以求之则能得,得了就能对治心中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五毒能对质,心性能明了,用一分就能明了一分,静心一分,就能对治一分烦恼,心就多一层明朗。对外在的境遇、迷惑就能多解一层,事情就多顺一分,所想得到的具体事情,也能向前进一步。 五.一开始的求,求自于内心,到后面事情的发展就是因缘和合。前面的求是求则得之,后面的求是得之有命,老子?道德经?曰:"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意义就在于此。我们在原始出发心上求,能得到无穷的力量,对于后面的事情,我们只能分析,反推回来,我们缺了什么,对于后面能得到什么结果,我们无法掌控,只能听天由命,因为是因缘和合。老子曰:"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坐专车,干大事,如果生不逢时,就把自己深藏起来,随大流。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即使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绝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如果得志,就要造福于天下百姓。一言以蔽之,圣人的智慧之处就是我们能做好自己,做好现在,过好眼前的实际生活,这是儒家入世的思想。 六. 修身以俟命而已,殀寿无人能掌控。修身就是求自于内心,当我们把关注点从外在的"相"上的执着,从自己的烦恼痛苦,转移到自己的"仁义礼智"这所固有的心当中时,我们的心开始有力量,智慧之门打开,蓬勃力量涌涌而出,对质烦恼,让智慧不间断。求道求心,在内求,求自己的仁义礼智,求自己的内心,在外,要明白因缘和合的过程,不可求,求也无用。"求"与尽心至性是相对应的,"尽"其心之前要"求"其心,把我们内在本有的心"长"出来,"长"、"养"浩然之气, 求则得之,最靠谱,自己就能求,外求毫无益处,内求,则能每天都有收获。?

修 每天把刷朋友圈的时间、把关注八卦新闻、闲杂事物的时间、碎片时间通通用在闻、思、修上,用在阅读学习上,把干扰心性的毫无益处的外在事物通通排除,向内求心,求自己投入健康生活的一颗真心。加油,我相信我能行!

Alice的分享:

闻: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思:孟子所说的求到底是什么,一是认为你求就能得到,这是求自己。另一个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所谓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指我们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去求,但是否可以得到,是根据命来的,这就是因果。孟子所说的求是求心,求一颗原始的初发心。我们所求之物为外在之物时,是很难得到的。但是若所求之物是内求,是心,就很容易得到。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君子本立而道生,都是关注在一个点上。每个时期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困惑,从而根据这个困惑去寻求解决的办法,看看我们到底是缺了什么。觉察当下到底陷在什么里面。求心求的是一颗不动心,清净心和慈悲心,若时时刻刻都以这些心为中心,就不会被贪嗔痴慢疑带走。若现在被贪包围着,就要用给与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多付出,放大心量,不去计较太多),就有了仁慈恻隐之心。若被嗔恨包围,就要用平静心去对待,让自己不要陷在痛苦里面,用一颗明辨是非的心去看待,就有了求是非心,求羞恶心。若是陷在痴里面,也要用平静心去对待,不要迷在一个点上,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慢就是傲慢心,要求自己的谦卑心,疑就是疑问,疑惑,因为自己智慧不足才会产生,所以要用自己的清净心去对待。

修:坚定学习的信念,持续不断的学习,每天读经典,时时内省,用一颗清净心去看和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