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和羽织的区别
道袍
一种源自中国古代汉服“褶”(相传周武王亲制),在明代演变为道袍,是明代男子居家时的外衣,也可作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后在清初“剃发易服”的政策下消亡。 其特点是直领,大襟,两侧开衩,有暗摆,为汉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之一。
另一种则是道教服饰。道教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道教道袍承传有序从未断代为道袍之正宗。
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镶嵌有白色的护领,道袍,可以作衬袍或平民男子婚服。两侧开衩,接有暗摆,暗百打三个褶或不打褶,以系带系结,穿着时可配丝绦、布制细腰带或大带。
朝鲜王朝后期的道袍系带变宽,并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系结。 道袍在古代底层社会劳动者皆有穿着,并非儒生专用,亦非礼服,而是居家常服。道袍的流行变化往往体现在暗摆的结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上。从明清小说、笔记的描述,道袍总的趋势是两袖不断增宽,大而长的袖子受到人们的青睐,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
羽织
1、羽织是和服里的一种,是套在和服外面的。就像现在人穿的打互衫外面套的一件套头毛衣或者短的蝙蝠衫斗篷外套。
2、羽织作为防寒、礼服等目的,穿着在长着、小袖的上面。虽然从室町时代後期就开始使用,但是到近代才开始被普遍穿着。而和服作为日本最为传统的服饰,拥有更加悠久的历史和穿着时间。
3、羽织前身的部分是完全无法闭合的构造,前面用纽系结也是其特征。这个纽有的与羽织的布料缝合在一起,但通常使用称作“乳”的小环状布条或者金属,专用的成组的纽(羽织纽)穿着使用。和服则是闭合的设计,与羽织的穿着方法不同。
详细请查阅百度百科道袍?羽织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