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为什么是舞狮而不是舞别的动物呢?
如今在我国的民间表演艺术中,模拟动物的外形、模仿动物的动作来进行演出的,主要有舞龙和舞狮。龙是汉族文化的一种图腾,鱼龙之舞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但是为什么会有舞狮呢?
中国本来没有狮子,狮子是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之所以舞狮而不是舞其他如虎豹之类的动物,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狮子在古代被想象为一种最强猛的动物,它不仅让虎豹畏服,连大象都怕它。南朝的宗悫率兵南征,敌人派出了大象参加作战,宗悫则让士兵扮演成狮子的模样,果然在战阵上把大象吓跑了。这个历史故事也是舞狮的起源传说之一。
第二,虽然中国没有狮子,但是在佛教典籍中,狮子作为一种圣兽而出现,比如《西游记》中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一头青狮。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狮子作为佛前圣兽的形象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流行,在举行佛教活动时,往往由人扮演狮子在佛像前面作导引。这可能是用于庆典的舞狮活动的最早记载。
当然,最为明确的对舞狮活动的记载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西凉伎》一诗中记有这样的舞狮活动:“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无论是狮子的扮相还是动作,都和今天民间常见的舞狮活动颇为近似。同时,唐代的官方演出中也有所谓的“五方狮子舞”,即以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五种方位来进行演出,可以想象,其场面是极为宏大热闹的。
总结:经过千年的发展,舞狮活动逐渐和地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南北不同的流派。北方的舞狮有更多的翻跃扑跌动作,南方的舞狮则更注重动作中的象征意义。现代的舞狮往往兼容南北之长,变得更加丰富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