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来客套,多给真心 ── 有温度的人际关系
「……」凯,四岁。在捷运里,面对跟他滔滔不绝的友善老人的反应。
当我们跟小小孩说话,他却害怕地躲到爸妈身后,这情形大家都很能理解。不过,随着孩子长大,那层遮蔽物渐渐不再需要,我们开始期待跟孩子说话时能得到些许回应。只是,孩子不见得会如我们所愿地配合演出就是了。
比方说,小孩虽然可以自己叽哩呱啦一整天,但有时也会突然不说话就是不说话。如果这时刚好有人善意地要逗小家伙开心,平常很可爱的孩子却说什么也不领情……身为父母的我们,在旁抱歉得要命,因为人家在问话,孩子却用呆滞的眼神盯着地板回答。还有,如果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上课时应该多多举手发言……父母听了,也会想火力全开去督促孩子改进。
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状况,其实,孩子常被迫进入一种很没安全感的窘境。面对一个从没见过的人,有时他们就是会搜遍脑中的沟通与社交指南,还是找不到可以应对的方式。所以,孩子就干脆不说话──看在大人眼里,不免恼怒、抓狂起来。
不过想想,那令孩子们烦躁的程度,差不多就像我们参加聚会时,某个不认识的人拚命跟我们说话,目的只是要显出他很行那样。或像友人十万火急要找我们聊聊,但说出来的内容却只是对一些不重要事情的谩骂,一点也没想听我们劝些什么。喔,有句成语怎么说来着,沉默是金?
无声胜有声──学习静默
我们大人,或多或少也会遇到一些无声的时刻。某些时候,我们好像喋喋不休说个不停,跟孩子们一样,但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想传达什么讯息给别人,而是觉得不说话好像很没礼貌,或是,大家不说点什么很尴尬。然而,那个静默时分,其实是可以很美好的。尤其是与相互信赖的好友或亲密爱人并肩而坐时,我们会***享那份宁静,也不愿多说话辜负这珍贵的时光。一些没营养的八卦,会把难得的相聚切得支离破碎──虽然说了很多,却没时间好好深思我们究竟想说些什么。
有时,我们铺陈了一连串冗长的话语,却似乎只是想告诉别人:「嘿,我还在这里!」(根本不是真的想告诉人家什么)但可别低估了话语的力量。每天说出来的话,形成我们的思考与行为,也影响了我们的感觉与记忆;并且,话语也会在我们脑中与潜意识里铭刻当下的感受与印象。广告、媒体与政治领域的行销专家,早就深谙此道。不是在卖我们「烤得酥脆的鸡腿佐老奶奶配方调制的新鲜现采马铃薯沙拉」,就是努力帮我们洗脑说「这是一场对抗恐怖主义的战争」,而且两种说词都保证能让人看进心坎里,并立即有感。
因此,在我们开口滔滔不绝、胡言乱语前,尤其,无论出于礼貌或客套,在我们迫于无奈、甚至得开始说谎之前,还是仔细想想我们到底在说些什么才好。
掏出真心,说真话人与人之间,时常会互相祝福「有个美好的一天」或「顺心如意!」写个电子邮件,我们也都尽量以「最高规格礼节」来做结尾,这一切,都是成人进行友善沟通的基本常识。只是,有多少时候我们出于真心真意?空泛客套话与冷血谎言间的界线其实是很模糊的。
家庭聚会时:
「喔,我很乐意为大家做这些事情。」
「你们大家都好吗?」
「希望很快能再见面!」
当我们想拖延某个不想参加的聚会时:
「我最近忙得要命,火烧眉毛了。」
「我感冒好久都还没好。」
「我们家保母有事不能来。」
带小孩去看儿科医生时:
「看电视?喔,我们顶多偶尔给小孩看看《小沙人》(注:Sandm?nnchen,一部德国卡通节目)而已。」
「我们帮小朋友刷牙当然有刷满三分钟。」
「下一次儿童健康检查,我们一定会准时约定看诊时间。」
上述这些句子,大家想必都说过吧。当然,闲话家常讲求的是气氛好。虽然不是每个成年人都擅长此道,但至少我们还知道,应对之间得尽量保持友好。而个中老手更不用说,一定是话多到说不完,但其实根本什么也没说。不像小孩,不想说时就真的不说。
想想,小孩真是太棒了!如果自己明知不是事实,别人多说一句「你看起很好!」会有帮助吗?我宁可听到人家诚实地告诉我「哎哟,你怎么看起来这么糟?」如此,至少还知道,别人看到的是真实的我。至于,我要不要跟人叙述我满脸皱纹与黑眼圈是怎么来的,或我是不是要顺势配合演出,则完全出于自己的判断。
其实,一句「是的,我目前真的不太好,不过我现在不想谈」,就可以结束这个话题了;或者,也可以选择趁机说出内心话。不过,我们通常很难对自己与眼前的人说出所有实情。我们总希望一切妥妥当当,绝不得罪人,也不弄得大家不舒服。所以,「好高兴能见到你!」在这时就会说出口。还会顺便说「我们一定要再找时间碰面!」或是「我再打电话给你!」如果我说,这些对话有百分之七十没后续发展,恐怕还是太客气了。那么,我们每天到底吞了多少实话或谎话?究竟为了什么?
说穿了,一方面是,我们想与他人相处融洽;再者,小小的谎言可以帮忙应急,让我们巧妙和善地避开某些话题,避免跟人陷入不愉快的讨论中。因此,这种应急式的谎言,就被无限延伸使用了。
我们希望自己每天都展现友善、愿意与人合作且有能力的样子,所以,用点小技巧力求完善也无可厚非。而大家最爱的工具就是电话;经由电话,那种面对面交谈时会从表情、姿势泄露的真心话,都可用小谎言轻轻带过。
手机本身更是一种最棒的不在场证明。在我们开始进行交谈前,手机萤幕已经显示了来者何人,并给了我们选择接或不接电话的机会。即使我们连续多次不接此人的电话,也有许多借口可用,并让对方感觉好些。例如,我们很想接电话啊,可是:我整天都在开会/我今天把电话忘在家里没带/我没听到电话铃响,因为我开静音了?
走出虚拟,真实交流有些人,更是连电话都懒得讲,他们喜欢传简讯。想想,三言两语或送个贴图就解决要说的话,多方便啊,而这也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沟通行为。简讯的盛行,将我们人性的温暖与真实心情,引向一种用象形文字主导的简化世界。可能现在你也写「N&」(Na und,那又怎样)或「%-)」(Bl?dsinn,胡说八道),说不定还有「fg」(falsch gedacht,猜错了),「BDPEW」(Bei dir piept’s wohl,有事吗?脑袋有问题喔)或是「===~~」(我去抽个菸)以及「Ptmm」(Please, tell me more,拜托,再多说一点)?好啦好啦,请继续使用。
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使人们很容易维持连系。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与沟通,经常以虚拟的型式进行,例如经由Skype、Line、脸书或其他社交网路,这对于分散各方的家庭来说,真是一种莫大的福只──大家现在可以在星期天下午透过视讯齐聚一堂,许多阿公阿嬷也能同步见到远方孙儿的成长;朋友间的情谊,也同样有机会跨越世界洲际界线继续长存。
不过,社交网路的盛行,对于下了线后的街坊情谊来说,可就是诅咒多于祝福了。想想,如果该说的话都在线上说完了(大部分还附上照片与影片),大家碰了面还要说些什么?午休时间与下班后的时光,人们宁愿拿来逛脸书,也懒得约会相聚,因为大家都相信,自己对朋友的动态早已了若指掌──有时,传送出来的讯息甚至比我们想知道的还多呢。而在「真实生活」里,大家或许已经许久没见面,根本不知对方到底过得好不好。
另一方面,真实世界里原本紧密牢固的社交网络,如今也逐渐解体。这个社会愈来愈个人化,副作用是:可靠与持久性的价值正流失中。这从我们自己与人沟通的方式就可看到。
是的,我们可以很容易连络上对方,彼此之间还算友善,但实际却是不愿受什么约束,甚至是有点愚昧的。于是,我们拟定一些自知根本不想执行的计画;随口奉承称赞,但完全不是发自真心;或是,装作好喜欢某事物,其实一点也不爱;显露出很感兴趣的模样,但从来没仔细聆听……我们努力在表面功夫上作文章,只因我们害怕真要负起什么责任。
与人沟通时,无论好坏,我们尽量减少情绪的流露;但这种起初给人简单、轻松、无负担的感觉,久而久之却会让我们不快乐,因为少了真诚的交流和真实的连结。由此可见,富含情感的沟通,对人与人之间的长久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让我们重新去觉察,去知晓我们的所感与所需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他们一旦喜欢某个人,就会敞开心去接近;若非如此,他们就会沉默得像条鱼,而且有时他们看起来真的就像条鱼。身为大人的我们,可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但这样做其实是诚实又健康的──对别人和自己来说都是。
温暖真切的表达孩子总是那么理所当然地,自己决定要与谁交谈,甚至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要花多少时间……都有自己的主张。身为妈妈的我,很少去肯定孩子这种做决定的自由,甚至,还觉得自己很对,压根儿没想要去了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只希望他们按照我的期望去做就好了。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探究一种非暴力沟通的说话方式,希望经由学习,让我们以更有爱心的态度与他人沟通。这套方法有助于对自我及他人感知的觉察;当那种态度化为基本行事风格后,将在人我关系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或许大家觉得自己说话的方式一点也不暴力。但请留意一下说话时的用词,很多说法会让自己或他人受伤、受辱,甚至觉得羞愧。例如,「我受够你了!」「啊,我真蠢!」「不要像笨蛋一样!」或「这连瞎子都看得到!」这些句子我们都听过,也可能轻看了这些话语在我们及他人心里产生的效应──那些话语中的价值评估与判断,显然已经产生了一些分歧。
当我们说话的方式与态度已经拉开人我的距离,那么,该如何与人真心相待呢?不妨学着找出自己的需求,以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清楚表达,是极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摘自大好书屋/ 汀娜?舒兹《找回单纯快乐的自己:向孩子学幸福》
《找回单纯快乐的自己:向孩子学幸福》作者:汀娜?舒兹
出版社:大好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