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熬了夜,你的一天还是比别人短?
大家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辛苦一日,繁重的工作让你压力倍增,可家中还有殷殷等待的家人孩子,“不能带工作情绪进家门”的你打起精神笑脸相迎。为了不落人后,你不得不在下班后不知疲倦地关注更多信息。年纪越长,你越发觉得时间不够用。不知不觉间,你走上了“熬夜”这条不归路。随之而来的,还有让当代年轻人也谈之色变的并发症:脱发;发福;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为什么我们明明熬了夜,却不能像驰骋商场的成功人士们那样总是精力充沛、谈笑风生?
熬夜,是否真的提高了你的生活质量?最可怕的不是对手太强,而是比你强的人比你还努力。各界大佬中也不乏夜猫子选手,而且总是充分利用时间,把夜熬得更“高效”。达·芬奇由于兴趣太过广泛,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够,因此发明了一种高效睡眠法。他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 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不足1.5(24/4.25*1/4 = 1.41)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
那么,今天我们就拿一位“熬夜冠军”拿破仑做例子来聊聊:什么是“高效”的熬夜?永远饱含“能量”!拿破仑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在其权力巅峰期,他每天连续忙碌 12 小时或 14 个小时,从早上 7 点忙到晚上。他阅读报告,发布命令,召见一个又一个部门负责人;他的记忆力和对问题的把握令随从感到吃惊,他能快速把一件事情打理完毕,然后让下一个部门接着汇报工作。
他的用餐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他经常狼吞虎咽地吃饭,并且不喝太多东西,但却有时间跟仆人在私下八卦一下。一到晚上他就会在烦琐的宫廷礼仪和时髦的娱乐活动中花上几个小时(他发现晚上是一天中非常无聊的时刻),然后上床睡几个小时;半夜里又起来继续工作,然后又回到床上,然后 7 点起床开始第二天的工作。
除了在晚上的宫廷活动上展现严肃姿态外,拿破仑总是喜笑颜开;如果他是一个工作狂的话,那他就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工作狂,而不是一个疲惫不堪的工作狂。当他在战场上指挥军队时,他睡得更少,15 分钟的小憩是他休息的常态。他年轻时会在炮架旁打个盹儿。战斗打响之前他则会枕戈待旦,在凌晨 1 点准备作战计划和命令,而这时部队则已入睡,准备在拂晓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