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五原则
埃里克森五大原则
1.每个人都是OK的。
作为埃里克森五大原则之一,每个人都是OK的揭示了人类的一个本质,人的一切行为围绕着生存而展开。而其行为本身并不存在一个邪恶的原因。
其中有两方面,一种是基于生存需求产生的保护当下的意愿。另一方面是基于更好的发展和延续所需的针对未来的愿景。
也许会有人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凶残的案例,在生活中我们也多少会遇到过伤害他人,甚至触犯刑法的人,这样就自然产生一个疑虑,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相信一切是OK的呢?
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大家知道,电脑是基于人脑的原理发展的。如果我们把人脑和电脑做一个对比,会发现很多类似的结构和组织原理。那么我们不能说某个输出病毒的电脑是坏的,恶意的,同样我们也很难说人是坏的,恶意的。不管电脑和人脑,其问题来源不在于电脑或人脑本身,而在于输入信息和旧有数据综合运算产生的结论。如果旧有的数据或信息不完善,那么在新的信息输入后,人脑的这种调用很可能会导向一个负面的反应。这是人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恶意的行为的根本原因。
如果我们内心建立了这种信念,我们就会撕下贴在别人身上的标签,专注于如何让我们的客户在流动过程中去让他对自我的内在数据或行为模式进行探索,重新整合内在资源,产生自我觉察,最终形成一个正向且面向未来,面向发展和延续的行为模式。
2.每个人都拥有所需的资源
我们经常习惯于给别人灌输一些自己的想法,经验乃至价值观。然而我们没有留意到的是其实别人并不需要。
在我们灌输这些概念的时候,第一个潜意识是认为对方是不OK的,对方的思维是有缺陷的,无法产生一个可行的方案。另一个潜意识是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
然而,如果把我们的眼睛当做摄像机,大脑当做存储器,也许我们是和电脑一样会记忆所有看到的过听到的一切信息的。即相应的数据和信息足以支持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建立并形成一个可行的且客观的结论。人们产生困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支持他的数据不够充分。而是在情绪的左右下,他收窄了自己观察问题的视角,专注于如何捍卫自己,专注于保护当下的安全。而没有考虑如何关注和创建一个更好的他们想要的未来。因此,每个人都是有资源的提醒我们,不再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评判强加到别人身上。一个是因为我们并不是案主本人,无法全面了解问题产生的因素,另一方面我们片面而主管的判断反而可能误导案主对事情的判断。
3.每个人会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
结合上面所总结的内容,人产生结论一个是基于旧有的经验,以及对当前输入信息的习惯性反应,另一方面由于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出现,人们往往会基于情绪产生一个狭窄的聚焦于当下的判断。而情绪的参予是和电脑判断不同的主要区别。由于负面情绪的参予,人们会感受到压力和危险,长久以来的习惯会促使人脑产生一个危机反应,采取打逃僵的一个应对模式来保护自己的生存,这种本能有助于在恶劣环境下保护人的生存,因为如果没有当下的生存,就不会有未来的延续和发展。然而人类社会演化到现在。人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发展延续的问题,很少遇到直接威胁人当下生存的情况。然而这种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确收窄了人们处理问题的视野,限制了人脑的思维,从而产生了一个比较偏激极端的结论。反而引发了一个走向负面的结果。这与人的初始意愿背道而驰。
那么可以给我们教练带来的思考在于如何营造一个温暖的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帮助客户从他旧有的狭隘的情绪中走出来,修正那些导向负面的想法,形成一个持续正向的推论,让客户在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中去思考。并形成一个面向未来,面向延续和发展的结论。即客户真正想要的那部分内容,帮助客户产生新的觉察,注意到当前的一些看法和行为模式是与其想要的那部分是背道而驰的,从而重构其思维模式。帮助并支持到客户实现其真正的愿景。
4.客户有正向的意图。
回顾到生物发展的整个过程,面临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生存下去是生物的本能需求。所以生物行为的所有驱动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存活下去,即关注规避当下的危险。打逃僵也是这种本能所产生的一个结果。
其一是战斗:即面对实力低于或者近似的生物,采取激烈的攻击模式,激发自己的身体机能,采取战斗的模式,直接攻击对方,来获取更大的存活可能。
其二是逃跑,面对实力较强速度比较慢的生物,逃跑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以期避开这种可能的危险和打击,在危险来临之际,尽可能的远离规避这种伤害和死亡的危险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生存机会。
其三是逃跑,在面对速度又快,攻击实力又强的生物的时候,如果基本没有战胜或逃脱的几率,采取僵住的办法,借助周围的环境尽可能的隐蔽自己,避免对方观察到自己的存在,以保护自己,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
上述三种反应不仅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在自然界动物面临危险的时候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反应。很好的解释了生物以及人类行为模式产生的诱因。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生物的最基本行为是正向的,因为生存下去本来就是任何生物的基本需求,他保护了整个生物种群尽可能的延续下去。如果没有这种机制,人类可能早已灭亡在了历史长河中,根本无法延续到现在,进化并建立起一个文明社会。
另一个则是进化中产生了一个面向延续的行为模式。即在环境相对安全,哺乳生物为了种群的延续,产生了情绪脑,即除了自身还会关注自己种群的延续,即关注幼崽的安全和存活。这与爬行动物是有所区别的,爬行动物一般产卵之后就不再考虑后代是否能存活下去。而哺乳动物则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哺育幼崽,维护种群。从单个生物来看,这种行为模式是会耗费其体力和时间的,但是从整个种群来看,这种行为很好的保护了幼崽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特别是当幼崽和种群缺乏保护自己能力的时候给予了很好的保护。
由此就产生了各种情绪,比如爱,怒,哀,乐。观察这些情绪可以发现,负面情绪往往和危险相关,而正面情绪则和未来,和延续相关。其根本诱因仍然是保护生物自己或者整个群体如何生存和发展下去。所以这种模式本身是正向积极的。
人类最后发展并产生的大脑皮层其逻辑模式也是基于这些根本的逻辑。因此,人类的每一个思维都与如何保护自己在当下存活,以及如何发展自己,产生一个更好的未来相关。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通过引发客户关注未来,关注如何更好的延续来激发客户从更广阔的角度思考其面临的问题,从而产生一个积极正向的结果。
5.改变必然发生。
从世界万物的发展来看,任何事物都经过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当下的世界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形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如果纠结于其外部特征,我们会认为,事物是不同的,我和你是有区别的,动物和植物是不一样的,生物和石头是不一样的。地球和外星是不一样的。所有的一切都存在区别,然而,如果去看其结构,却是相同和近似的。比如,按分形理论来看,树叶是树枝的分型,树枝是树干的分型,树干是树木的分型。石头是地球的分型,地月是太阳系的分形,太阳系是银河系的分形,银河系是宇宙的分形。量子是原子的分型,原子是分子的分型,分子是结构的分形。即无论微观宏观,世界所有的物质都是基本元素的组成。在这个概念上,其实佛陀所说一砂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实际原因。此外也与道家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而暗合。
事物是由简单的元素按照某种结构组成的。我们知道,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某种规律逐次排列,最终构造了我们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似乎组成我们的元素是有区别的,但是换一种角度,比如经过核聚变反映,氢原子可以聚合成氦原子,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核裂变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情况,唯一的不同在于,质量减少时出现了能量的释放。一个说明了基础元素可以组成新的元素,另一个说明了也许一切元素都是能量的一种状态。即这个世界其本质是一个能量的世界。
世界的不同在于世界万物的变化,即从一个阶段演化到另一个阶段。从这个角度看,时间是不存在的,时间只是人们构想出来的一种度量和表示运动快慢的单位,世界是发展并持续运动的,因而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一个结论是,永恒是不存在的。因为永恒就意味着不变,不变意味着凝固,当一切凝固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真正的死亡。
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和困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根本意义到底是什么?因为既然一切都会灭亡,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但如果我们换种想法,也许根本就没有灭亡这回事,也许一切都是能量的流动。人类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在于体验生命的这种状态。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无比平和和从容,生死就不再会成为一个枷锁控制着我们,让我们焦虑不安。活着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状态,我们只能活在当下这一刻。过去的已经成为了记忆,而未来尚未到来,这是我们人生的盛宴,请带着感恩的心体验生命这场游戏。做最好的自己,把一切与他人分享,因为我们是一体的是彼此相连的。因为我们是同构的是彼此温暖的。因为我们是安全的与万物同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