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省洛阳的神话有那些?注意是神话!!!

中国神秘神物《河图洛书》在这里出现的。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后羿射日 在伊放勋(尧)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伊放勋请来了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相传后来后羿从黄河河伯的手中救出了落难的宓妃,并惩罚了河伯,然后两人在洛阳居住了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为表彰他们惩治河伯有功,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 传说中后羿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帝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杜康的传说 千百年来,关于杜康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在汝阳地区乃至河南各地都流传不衰。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且在不断演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杜康文化。 洛阳牡丹的由来 武则天把长安的牡丹贬到了洛阳 白马寺的来历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1、洛神的传说 在洛河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灸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大伙儿劳动之余,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不巧,这悠扬的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这个浪荡公子便潜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掀起轩然大波,吞没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宫,终日郁郁寡欢,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这时,后羿来到了宓妃的身边。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个天帝的儿子,便与妻子一同贬到人间,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药,一人返回天宫,便只剩后羿独自留在人间。 后羿听说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气愤,将宓妃解救出深宫,回到有洛氏中间,并与宓妃产生了爱情。那河伯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听说了后羿宓妃之间的恋情,更是恼羞成怒。他化作一条白龙潜入洛河,吞噬了许多田地、村庄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仓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对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儿去告状。天帝早就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向着河伯说话,河伯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与宓妃的事了。 从此,后羿与宓妃这对情侣便在洛阳居住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后来,为表彰他们,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洛河两岸的人于是在老城东关(我家附近呀,呵呵)兴建了座宏伟的“洛神庙”。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2、老子炼丹翠云峰 洛阳市北约4公里邙山之巅的翠云峰(去过哦),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处。老子,名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 传说他母亲感流星而娠,先天地而生。其母怀他72年,剖开母亲左腋才降生人间,且面世就是个白头发,因此就叫了个“老子”。其母适至李树下生他。他坠地就能讲话,指着李树说:“以此为我姓”。他耳朵有三个洞,目是重耳无轮(故名重耳又称聃);眉如北斗,色绿,中有紫毛,长五寸;目方瞳,绿筋贯之,有紫光;鼻双柱;口方,齿数六八一十四个,颐如方丘,颊似横垄……。 他就是这么个神神奇奇的人,因此,他在周朝的国家图书馆“王城守藏室”里早早就当上了负责官员“柱下史”。 公元前520年,老子52岁时,周王朝内外交困,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讧,守藏室的典籍全被王子朝等囊括到了楚国,诸侯国势力也愈来愈强大,觊觎(ji yu)朝廷。老子见周室日渐衰落,自己又无书可管了,只好离开王堀,来到城北邙岭最高处“翠云峰”上,静心炼丹养生。 翠云峰上松柏葱茏,登临远眺,洛河和龙门山,万安山,王城市井等历历在目,让人心胸豁然开阔。老子对仕途失望后,精力专注地用在炼丹上。他砌了太极八卦炉,以乾、坤、离、震、艮、兑八方位,调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云灵性,运用内外相同的道理炼将起来。整整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揭炉时轰然一声,犹似地震,只见炉堂里进射出万道金光,直冲霄汉。老子自用一粒,顿时脱了凡骨,面露紫气。 老子上山时,为求心静,将所乘青牛栓在翠云峰旁一条峪谷之间。丹成后,老子用仙丹点化青牛,青牛也成了神牛。老子就洒脱地骑上青牛出函谷关,留下一部传世之作《道德径》。后来传说是西游天竺教化胡人去了。实际上隐于今栾川县伏牛山主峰老君山(去过哦)。北魏时山上建有老君庙、唐太宗时重新修缮,明代时药灶、丹炉遗址俱存。现又修革一新。 唐代时,为纪念这位道教创始人,在翠云峰巅建了庙宇后称上清宫,在拴牛处建了“青牛观”,亦叫“下清宫”,并将拴牛的山谷称为“青牛峪”。明朝诗人张姜谷的《青牛吼谷》就描写了这个故事: 大道归何处? 白头一老翁。 名逃柱下史, 丹炼翠云宫。 紫气冲关外, 青牛吼谷中。 流沙越万里, 西去觅真空。 3、周公庙的故事 大禹治理了洪水,接着又铸造了九个大鼎,到了商周时九鼎成为传国之宝,谁想统治天下,就要先夺取九鼎。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举兵讨伐,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把九鼎搬运到周朝的国都镐京(今西安市西南)。谁知那九尊大鼎个个象小铁山,既难搬又难运。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据说一尊鼎就动用了八九万人,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拉到洛阳。当他们准备再向西拉时,不管用什么办法,大鼎象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巍然不动。武王闻知此事,感叹地说:“九鼎是镇国之宝,它们到了洛阳不往西走,定有缘故。夏朝国都在洛阳,洛阳又位于天下之中,上天莫不是要我把国都迁到洛阳不成?如果是这样,就把九鼎安放在洛阳吧。”不料正当武王准备奉行安放九鼎的典礼时,却不幸病故了。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了位,在周公旦的辅佐和帮助下,在太庙里建成了一座宏伟壮丽的大殿,选择了良辰吉日,召集文武百官,四方诸侯,举行了隆重的定鼎大典,表示周朝已完成了灭商的大业,取得了天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定鼎洛阳”的功劳,就兴建了一座殿宇辉煌的周公庙,庙里的大殿被叫做“定鼎堂”。至今,周公庙仍坐落在洛阳老城的西关外供人们浏缆凭吊。周公庙前的道路则取名为定鼎路。 4、河图洛书 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北黄河边上的孟津(回老家经过),有一年从黄河里爬出了个大怪物。这个怪物异常庞大,一张嘴就吞下个活人,一打滚地里的庄稼全都遭秧。从此这里田地渐渐荒芜,百姓也吃尽苦头,无以谋生。 怪物闹的大家没有活路,只好找来了伏羲。羲皇听了大家的诉说后,忙带上宝剑,来到河边。那怪物原来是黄河中的龙马,看到羲皇挥舞宝剑站在面前,知道逃脱不掉,忙伏地告饶,乞求羲皇放它条生路,并承诺:“若放了我,定从黄河里拿件宝贝给您!”羲皇听到说:“我不要什么宝贝,只要你答应不再祸害百姓,我就放你。” 龙马答应潜入河中。几天后,它果然背负着一块玉版献给羲皇。伏羲一时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点和那些图案,只知它是黄河中的宝贝,便唤这块玉版为“河图”。 此后,羲皇同龙马结下深厚友情,伏羲经常去看龙马。一天,伏羲细看龙马身上的花纹,再琢磨河图上的图案,一下悟出了八卦图。据说,伏羲还曾将他的八卦知识写了本书叫《易经》,后经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变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广为流传。 至于《洛书》,需从大禹治水说起。 有年夏天,大禹凿开了龙门,伊河在龙门南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待湖水渐渐流浅时候,从湖底浮出一个足有磨盘大的乌龟。大禹的手下人见了,忙挥剑去砍,被大禹拦住了,大禹看这只龟对百姓也从没做过坏事,便把它放入洛河。 过了不久,有天,整个洛阳城都被大雾笼罩,大禹率领手下到洛河岸边察看水情。忽然,在大雾茫茫的洛河里升起了一束五彩宝光,随之,罩在空中的大雾也烟消云散。大禹仔细一看,那宝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一只乌龟,那宝光也正是从乌龟背上的一块玉版放出来的。原来,当日的乌龟为抱答大禹,特将此玉版献上,拜称这块玉版为《洛书》。 在《洛书》上有65个红字,大禹一个也不认识。后来经过反复揣摸,整理出九个方面的内容,有历法、种植谷物,制定法令等。 后来,古人根据《洛书》的九章大法,整理出一本科学法典一《洪范篇》。这部书一直传至今日。 有趣的是,1987年安徽含山县陵家滩原始社会末期墓葬中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片和玉龟,据专家考证,是无文字时代原始先民把天地、北辰、四维、四时、八方、八节、八卦和洛书之数融为一体的宇宙图式,也是原始的洛书和八卦图。出土的玉版、玉龟的年代,比大禹治水还早1000年左右。在今洛宁县长水一带“洛出书处”石牌二通。黄帝时,“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泸洛讷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仓颉为黄帝史官。他依河图洛书造出一代象形文字,成为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汉字。仓颉造字后遗址也在洛宁县西南30公里的兴华乡阳峪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