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实录(连子波〉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实录
厦门市松柏中学? 连子波
预习
1、要求学生熟读文本。
2、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了解罗素生平及基本思想,教师整理,于课前印发。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领会罗素以平易语言所表达的深刻思想。
2、启迪学生追问人生。
教学流程
一、题目分析
师:我习惯在分析一篇文章时从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会泄露作者思想与思维结构的秘密。
这篇文章全文只有514个字,作为罗素晚年三大卷的自传(《罗素自传》)的序言,其中包含的思想含量是巨大的,因此是需要细细读来的。本文两次选入教材,其译版不一样,一个是1994年作家出版社版,一个是现行教材用的2002年商务印书馆版。商务印馆一向以严谨著称,相较而言,新教材选用的译本显现了作者更好的翻译功力。对题目的翻译两次版本也不一样,第一次的题目是《我为何而生》,第二次的题目是《我为什么而活着》。
翻译是很见功力的事。举例:王小波《我的师承》里讲到自己阅读过程中对一首诗两个译本的比较,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爱你,彼得建造的大城
我爱你庄严、匀整的面容
涅瓦河的流水多么庄严
大理石平铺在它的两岸……(查良铮译)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涅瓦河的流水多么庄严
大理石平铺在它的两岸……
查良铮是伟大的翻译家,他的译本大气、生动,极有气度,第二个译本平铺直叙,呆板,缺少音乐感。那么,本文题目的两个译法有什么异同呢?
生1:第一个题目简洁,第二个题目字数多。
生2:第一个题目里有文言词,第二个题目是口语。
生3:第一个题目里面有“我”,第二个题目的主语也是“我”。
师: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我”?
生3:这是罗素的自传,当然用“我”喽。
师:有道理。再想想,“我”这个词有什么意味?
生3:强调本文所表述的观点是作者自己的认识,而不是别人的。
师:说得好。为什么要强调是自己的认识?
生3:说明作者并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体现了一种自由精神。
师:说得好,看来平时跟大家讨论“民主、自由、真相”等话题还是有点作用的。“自由精神”是一个关键词。伏尔泰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主张的权利。”罗素自己也说过:“我不能证明我对美好人生的看法是正确的,我只能说出我的观点,并希望有尽可能多的人赞同。”
——可是我有一个问题,第一个译法用了文言词语“何”,整个题目也显得简洁,为什么现行教材要用第二个?
生4:第二个题目用的是口语表达,更贴近生活。
师:文字不是要追求简洁吗?我问的是为什么不用简洁的表达。
生4:老师你也说过,文字的啰嗦不一定是毛病,写作要看阅读的对象是什么人,要根据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表达的需要选择表达的方式。有时候啰嗦反而是作家的风格。这篇文章应该是要写给平民大众看,罗素作为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要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更多人,所以要用口语。
师:说得好极了。我提示一下,从语气上来辨别一下。你们读一读。(学生读)
生1:“为什么”有一种追问的语气。
师:2001年我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浅白,让学生自读,写一篇文字,叫学生读完课文后看一看,然后写一篇文章。那一段时间学生好象特忧郁,路上碰到时要么低着头作冥思状,要么突然抬起头看着我,眼白特别多,好像在质问。吓得我那段时间一下课就逃回家。但是我知道,因为思考,学生从庸常的生活里脱离了出来,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思想使人成其为人。我们很少问自己或别人“为什么活着”,我们习惯了顺流而下的生活,因此并不喜欢反思那些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不是真正的生活。”刚才这个ⅩⅩ同学说到对人生的追问,我以为这正是新教材安排这样的一篇文章的意义,就是要启迪着我们去思考人自身(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人必须叩问自身的存在,活着才是自觉的。我希望同学们把探索人生的命题进行到底。
罗素为什么而活着?
(同学速读课文,归纳总结如下)
生5: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罗素的一生: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同情心。
师:我问的问题是罗素为什么而活着。也就是作者活着要做什么,回答问题应该用动宾短语。你刚才的回答能否修正一下。
生5:同情苦难。
师: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清楚了吗?(生:清楚了。)这是什么样的结构形式?
生:总——分——总
师: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体现了作者严密的思维逻辑。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成三个小部分,是一种“三角”结构。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激情犹如铁三角,有力地支撑起罗素的壮丽而辉煌的一生。(教师在黑板上画下一个“”图形)
当我们对题目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能够从中领会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精读一篇文章,要把握三个问题,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对题目的分析,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两个题目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6:第一个题目用的词语是“生”,第二个题目用的词语是“活着”。
师:能发现其中的差异吗?(学生不能回答)
师:“生”是指有生命,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常态,甚至是被动的,如“我被生下来”。 “活着”则不能与“被”结合,我们不能说“我被活着”。“生”与“活着”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生7:“活着”是主动的,“生”是被动的。
师:“生”不一定是被动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常态,叙述了一种客观事实。
生7:噢。那么“活着”是不是意味着作者不是被地活着,而是要主动去寻找“活着”的意义?
师:问得好!我们闽南语里面“生”的读音是阳平,“活着”的读音的尾音是仄音。你们读一下(生读两个词语,相互比较)。怎么样,是不是“活着”读起来特别有力度感?
“活着”表达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且是一种主动的生存姿态,体现了一种顽强的生活态度,是人的理性的选择。文章第一段里还有哪个词语说明追求的人生探索是积极主动的?
生8:“激情”。
师:什么样的激情?
生8: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
师:“激情”与“感情”有什么不一样?
生8:“感情”比较普通,“激情”则表达出对人生追求的主动、执着。
师:是。“激情”说明作者的人生探索是主动、自觉的。对人生充满激情,对某种追求充满激情,这样的人是有信仰的人。“活着”应该是一种自觉,但是怎样的生活才是自觉的生活?作者在本文里追问的正是这样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至此,我们明白:有信仰的生活才是自觉的生活!
二、文字及思想分析
(一)爱情
师:罗素将爱情置于其信仰的首位。他追求到他所理解的爱情了吗?(找出文中句子)
生9:“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师:“还是”这个词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学生迟疑,教师举例:“运动场上强手如林,我还是得到冠军。”)
生9:充满了自得。
师:很多人都拥有爱情,为什么罗素要说这是他一生的追求?而且罗素无比自得?好像他的爱情是钻石,而别人的爱情是破铜烂铁一样。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让罗素如此兴奋而骄傲呢?它有什么样的魅力?
生:带来欢愉,解除孤寂,见到天堂的缩影。
师:爱情能“带来欢愉”能理解吗?(生答:能。)爱情能“解除孤寂”能理解吗?(生答:能。)
师:这么年轻就能理解了?!好像你们都是爱情专家一样。(生笑)正因为爱情具有这样伟大的力量和功用,所以作者说获得爱情宛如处身天堂。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说看见天堂的缩影?
(学生沉思)
师:作者仅止将爱情的美好作为天堂吗?
生:不是,爱情在这里是不是有象征意味?
师:问得好。记得张爱玲的《爱》这篇文章吗?里面写似乎是爱情,但更深地追究,其中所要表达的却是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真切的关怀惦记,是一种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牵挂。牵挂这种情感是最纯粹而真诚的情感,当你牵挂一个人,你对他(她)的情感就不掺杂任何的物质因素,也是最不自私的一种爱。在《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里,爱情只是作为情感的种种形式中最有代表性一种而存在的,它意味着更宽广、更深沉的情感,是一种大爱。所以文章里用了“缩影”二字。
人从本质上说是孤独的,但是爱情却可以使人摆脱孤独。并且因为双方彼此尊重,使人生获得了“一种根本性的幸福”,这种幸福是“植根于相互尊重自由上的,在那里没有支配,没有奴役,爱是惟一的纽带”。而在罗素所处身的时代之中,宗教宣扬的爱情是怎样的呢?
教会不允许离婚,纵使双方志趣不一,也不能去寻求真正的爱情,只能在痛苦中度过一生。宗教也反对节育,如果男子愿意,可以让自己的妻子每年生一个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地死去。这样的爱情是没有自由与尊严的,这是支配,是奴役,这是罗素所处身时代的宗教的基本特点。“爱情”在罗素的身上不仅具有凡俗的意义,更是对个体自由与尊严的肯定,是具有反宗教的意义。
在强大的大自然面前,在现世的罪恶面前,人们需要一个“老大哥”照顾自己的安全需求,宗教由此产生。但是罗素时代的教会却强化了这种恐惧——对神秘事物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真正的爱情是尊重爱人的心灵与人格,使人在情投意合中感受到携手的欢愉、结伴的快乐、相依的温暖,在这种结合里体会到一种非凡的美,体会到相互依靠的力量,从而使人“远离悲痛的感触,远离变化的恐惧,远离现实世界中的失败与惊醒”。这样的景象正是圣徒与诗人们所喻示的,所以作者说“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因此,“爱情”在罗素的文章里不仅是美好情感的象征,还是反宗教恐惧的有力武器。
罗素把反宗教作为自己的毕生的使命,罗素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所有叫得出名字的宗教的叛逆者,而且希望它们统统灭绝。”他以反宗教为渠道,实现了人的第二次“挺身直立”。笛卡尔从哲学与理论上宣布了人是理性的,是有自觉的个体,而罗素则是从实践上去追求个体的解放。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罗素说“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现在我们应该理解“最终”两个字的意义了吧?——“最终”:说明是备极艰难的。这是努力追求的结果和体现),他得到时感到无比的快乐。
(二)“知识”
师:可是,仅有爱情(爱)够吗?
生:不够。
师:不要马上回答。我一提问题,你们就顺着问题的语气回答,还没有思考就回答。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说明你所的答案只是习惯认识,是别人灌输给你的东西。教育是教导人去摆脱,摆脱惯常的思维,而不是教你去成为一个复印机,复制别人的思想。
我讲个事情:在中世纪,当一个国家出现瘟疫时,教士便劝人们聚集在教堂里祈祷,以求解救;其结果是在一群拥挤的祈祷者中,瘟疫传播得极为迅速。这是为什么?
生10:有爱而没有知识。
师:人生要达于幸福,罗素认为需要哪些类型的知识?
生11: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社会)
师:了解人类的心灵有什么作用?人为什么要了解自己的心灵?
生12:了解自己的心灵才能用思想指挥自己的行动。
师:是。人必须不断审视自己的心灵,才能更明晰地行动,避免以后人生重复犯过错。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试错”中人不断走向成熟与人性的完善。你不如果不深入探究自己的心灵,你就不知道人为什么会有恐惧,不知道人为什么喜欢摆布人,不知道为什么人厌恶形式,但形式却又是必要的。人只能通过对心灵的探索,才能使存在获得其明晰性。
那么,自然科学有什么作用?
生13:科学的发展会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
师:说得对。但我认为不仅仅如此。人类的好奇心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使人类获得更高的物质幸福,同时使人类从劳苦中摆脱出来,诗意地享受生活,诗意地栖居。
师:罗素还说,他“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的流转。”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中普遍存在着数学结构。你们在生活中哪里可以看到数学的运用呢?
生14:市场。
师:市场?我到市场,到处找数学,那里没有卖数学啊!
生14:市场里的货物交换应该用到数学。
师:噢。回答问题要完整。还有吗?
生15:建筑的测量、人体的黄金比例分割。
师:是。像金字塔稳定的结构、简洁有力的线条,白宫的圆顶优美的弧线,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再比如说,紫禁城的方形的结构,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王权专制制以及追求稳定的心态,探索数学的原理你就可能理解整个宇宙运用的内在规律,毕达哥拉斯认为理解了“数”也就理解了宇宙的本原,天体的运行里蕴含着世界的基本规律。数学的基本原则建构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罗素在表达他的三种“激情”里在结构上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3: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成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成三个部分。
师:对,这正是“数”的原理在罗素的这篇文章里的具体运用。这是一种“三三结构”。(画图)
数学表达的是一种理性的思想。罗素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借助理性的认识破除宗教的虚妄,借助理性为武器反对宗教的荒谬,从而引导人民走向人生的幸福。这样的探索充满了无穷的快乐的。
师:对“爱情”的追求,沉浸于毕达哥拉斯们的“知识”世界是充满了快乐的,这样的境界虽然高远,但作为贵族出身的罗素来说,应该说是有条件达到的,凡生呢?
生:平常的人不可能完全达到。
师:这也正是罗素伟大之所在,罗素希望自己的幸福也能普及一切人。罗素最终抛弃了毕达哥拉斯,走入尘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痛苦,大批青年被送往战场,却再也没有回来,他认识到“一段精致的数学推论所生的美感依然是有的”,但是他觉得享受这样的快乐是自私的,于是参加反战运动,为自由与和平奔走,成为社会活动家,撰写普及性著作,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不是因为文字的贡献,而是由于它的普及性的哲学作品及社会活动。他的行动使他的人格真正地获得了一种升华。作为一个贵族,罗素的伟大在于他最终走出象牙塔,走向了人间。
而这就需要“同情心”。
师:你们有同情心吗?
生:有。
师:没有人会承认他没有同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你们有同情心,那我问一下,公交车站经常会有人在乞讨,你们给过钱吗?
生:给过。
师:我相信每个人都给过,第二次还给吗,第三次还给吗?(学生有的说“给”,有的说“不再给”。)
师:现在还给的请举手。(没有一个同学举手)
师:所以我说道德是很容易麻木的。你的同情心很容易被磨掉,慢慢的你面对苦难的时候就会变得无动于衷。仅有同情心是不够的。道德是需要坚持的。可是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你是一个懂得坚持的人,可是你现在没钱,你怎么去帮助别人?
生:赚钱。
师:你今天扛石头,明天扛石头,赚的能够帮助几个人?(学生没回答)刚才那个同学回答什么?
生16:陪他聊天。
师:好,非常好!这是在精神上给予别人帮助,某种意义上坚持这种精神救助比物质上的救助还要更难,也更难得。我觉得应该特别给他掌声!(学生鼓掌)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一个人怎样更广泛地帮助别人。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样是富有同情心的两个人,公司的老总比一个普通职工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当然在精神境界上并没有差别。
师:罗素对世人的同情,他做到了吗?请找出文中的句子。
生17:“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师:表达同样的意思的句子或词语,还能在文中哪里找到。
生17:第一段。“绝望”。
师:“我无能为力”与“绝望”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生17:首尾呼应。
师: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结构。(总――分――总、“三三结构”)
师:这篇文章的主体是“三三结构”,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使全文形成一种回环往复圆形结构,这种总体的结构形式可称之为“三位一体”的结构。(画图)
这个图形不仅仅是标志着文章的结构,还有其哲学意义。在中、西文化里,都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圆代表着“天”,“地”则是方的,四方形沿对角线对折成为三角形,三角形更简洁地表达了“地”的概念。“三位一体”的结构形式在西方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我们可以看到教堂窗户的典型石艺图样,体现的正是“天父——圣婴——圣灵”三位一体,或者说是“天——人——地”的结构。在东方,这种结构则表现为八卦图。八卦图中的天与地转化为阴与阳,“人”则消隐了,中国哲学中,“人”的精神可以在天、地间游走,自由出入,因此中国的山水画中的人都是小小的,意味着人对物质世界的顺应从而达到精神的飞升。
由于在爱情中领会了“孤寂”的近于绝望、近于死亡的气质,罗素明白了他人的孤寂之深重惨烈;而高高在上的知识也未免显得自私,栖身于知识的甲壳里,人生难免为知识所主宰,“人生为知识服务,还是知识为人生服务”?罗素终于明白,一己的爱情是自私的快乐,人类应有的生活必须是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不再恐惧的,没有饥寒,有人格的尊严,而知识应该涵养人格的力量,知识如果不能穿透表面的生活,揭示生活的真实,就不叫知识。超脱自我去追求普遍性的快乐,使人经常感到无能为力,但是这样的人生才是壮丽而优美的人生。在实现信仰的过程中,现实的磨难与幸福并存,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模糊,一半是清明,一半是失望,一半是坚持。里尔克说:“没有守住,就没有一切。”人生的快乐与意义是在坚持中产生的。罗素由“理想”走入“现实”,在“现实”的实践里获得人生理想的最后的升华。“天——人——地”(东方)、“圣父——圣婴——圣徒”(西方)这种***同的“三位一体”是值得人类深思的,或许在告诉人们应该这样活着基于现实的大地,追求灵魂的飞升,毕竟长出翅膀是全人类的梦想。本文的思维结构,体现的正是“理想——个体——现实”的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