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戏服来源于哪个朝代

京剧服饰成型于清代,其服装规格样式是以明代(1368—1644)服饰为基础,吸收了历代服饰的典型元素,以适合表演为原则,加以综合和美化而成,而清装戏则专有符合清制的戏服。服装大体上分为蟒(也称蟒袍,帝、王、将、相或后、妃、贵妇、女将在正式场合所穿)、靠(也称铠甲,男女武将的戎装)、褶(也称褶子,戏衣中最常用,大领,大襟,大袖,衣长及足,文武贵贱男女老幼均可穿用)、帔(也称披风,长领,对襟,大袖,左右胯下开衩,男女角色均可用)、衣(泛指其余多种戏服)五大类。如穿黄色长袍上绣蟒蛇图案、戴王帽的就是皇帝,穿宝蓝色或青色长衣、头戴黑方巾的就是儒生,从着装上很易于辨认剧中人的身份。北京故宫藏有抄本《穿戴提纲》两大册,记录了上千出戏,某戏某角色的详细穿戴都有说明,是很详尽的档案性质的备忘录。

按照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以他们所穿的服装来划分行当,是一种便于观众理解,并易于欣赏到演员的表演特点的方法。比如,头上藏着王帽,身成了一整套清晰、严格的规范。尽管中国历代服饰多有变化,但京剧的戏服样式却较为固定而类型化。这和京剧形成时期的演出条件、演出特点密不可分。早期的京剧艺人南下北上,不论搭什么戏班演出,或与什么人合演,都不必事先排练,只需按规矩演戏,民间的戏服还做不到专戏专用,但相同的行当却可以穿戴相同或相近的服饰;而京剧并非写实的艺术追求,使得舞台上一幕幕的前朝旧事大都模糊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朝代背景,服饰自然也就不必“依制仿真”了。各行当的演员依人物所处的时代、身份地位、性格、形象,应该穿戴什么样式和规格的服饰都有一定之规,戏班中有“宁穿破衣,不穿错衣”的规矩,演员学会某一出戏,当然知道应该穿戴什么,管理戏箱的人也知道。演员穿戴出了错,既不符合剧情,也不为观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