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三晋土·晋北之旅·五台山·寺庙大观

厚厚三晋土·晋北之旅·五台山·寺庙大观

五台山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迷人,而且佛寺建筑也驰名中外。五台山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并以其建寺悠久、规模宏大位居四大名山之首。早在东汉时,五台山已有寺庙建筑。相传汉明帝时,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来到清凉山,见五座台顶围护着腹地台怀镇,其山形地貌与古印度释迦佛修行地灵鹫山十分相似,便奏请汉明帝在五台山修建佛寺,得到许可后,建起了五台山的第一座寺庙——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此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帝王的崇建,加之佛典记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教区,五台山的地位被越抬越高,从北魏、北齐、隋唐至明清,寺庙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清代以来,喇嘛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又新建了黄庙,使五台山成为我国唯一兼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圣地。现在台内有寺庙三十九座,台外寺庙八座。台内著名禅宗遗迹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台外最著名的禅宗遗迹有南禅寺和佛光寺。这些建于不同时期的寺庙,或古朴苍劲,或雄伟壮观,或重楼深阁,或构造奇巧;雕刻精美,装饰富丽,彩塑壁画比比皆是,使风光绮丽的五台山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成为千千万万游人和香客向往的地方。在我国佛教史上,五台山具有重要地位。

汉代古刹显通寺

据《清凉山志》载,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因其寺院所处山峰很像释迦牟尼说法的灵鹫山,故名“大孚灵鹫寺”,它和洛阳白马寺同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后来这座寺庙几经兴废,也几易其名。北魏孝文帝时改叫“花园寺”,唐武则天时因寺中藏有新译《华严经》,而更名为大华严寺。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寺院,赐额“大显通寺”。为什么叫“大显通寺”?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华严寺的住持僧想重修寺庙,于是云游四方,逢人化缘。人们听说是五台山下来的化缘和尚,都争相解囊,没出百里,所得资财已相当可观。和尚见此,打算再为寺院修铸五百罗汉,于是继续沿路化缘,一路上凑够一个罗汉的钱就铸一个罗汉,因此铸成的罗汉零零散散分布在许多地方。等五百罗汉铸好,和尚却发了愁,怎么才能把罗汉都运回寺院?他心想:“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于是在回来路上,见一铁罗汉就祷告一番,请其于某月某日法驾降临五台山。他一路祷告回到了五台山,并在离大华严寺北十里处的万寿寺(玉花池),重修罗汉殿,恭候五百罗汉的到来。到了约定的日子,罗汉们应灵而至,对号入座,一时轰动了五台山。明太祖朱元璋是和尚出身,听到此消息后,立即派大臣上五台山朝拜,并向大华严寺赐额“大显通寺”,从此大华严寺便改名大显通寺。

显通寺坐落在台怀镇北侧,面积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四百余间,中轴线上殿宇七重,从前门开始为观音殿、菩萨殿、大佛殿、无量殿、文殊殿、铜殿、藏经殿。其中无量殿规模最宏伟,宽七间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内供无量寿佛,砖雕精致,是我国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寺内铜殿是我国现存四铜殿之一。它面阔三间,高不足5米,小巧精致,铸于明万历年间,据说是五台山高僧妙峰发愿建造的。相传妙峰有一次途经峨嵋拜谒普贤时,正遇上大殿遭火焚毁,普贤神像暴露在风雨之中。妙峰十分悲伤,发愿要为普贤建一座永久性建筑。他到处化缘布施,积攒足够的金铜,招募工匠铸成了铜殿。但观音和文殊托言说妙峰只给普贤造铜殿,太不公平。妙峰便发愿再造两座同样的铜殿,一座送给华山观音,一座送给五台山文殊菩萨。后者就是显通寺内的这座铜殿,用十万斤铜铸成。殿外观两层,内壁有万尊铜铸小佛像,中间台上有大铜佛。相传康熙皇帝游巡显通寺铜殿时,曾抽出宝剑,向殿内左角铜柱砍去,只见柱内果真都是纯铜。至今铜柱上仍有裂纹一道。铜殿前原有铜塔五座,象征五台山五座台顶,现仅存两座,每座高8米。右边一座底层西南角有一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铜铸土地神。这个小小土地神也有一段轶事。据说康熙皇帝来朝拜五台山时,见它特别小,便风趣地说:“好大的土地,”不料这小土地一下跳到地上,跪下叩头,连称“谢主隆恩”。从此这小土地神就被封为山西大土地爷,成了五台山大名鼎鼎的观赏神物。

显通寺内的一些文物也有着有趣的传说。如文殊殿前的两座八角碑亭,立于康熙四十六年,其中左边一座有康熙御笔碑文,右边一座却是无字碑。碑上为何无字?传说是盖碑亭以前,这儿原是两个圆形水池,池水清澈如镜。一年康熙巡游至此,抬头望去,见菩萨顶犹如巨龙昂首高卧在灵鹫山上,不禁心中生疑:“这里莫不是要出真龙天子夺我江山?”于是他想找些证据,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以除心病。正在念叨时,显通寺的住持和尚凑上来对他说:“启奏万岁,那灵鹫峰就是一条龙,菩萨顶的牌楼,正好在龙头上。”康熙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灵鹫峰是条龙,但不是条活龙,它没有眼睛。”住持此时还没有领会皇上的心思,马上接口说:“启奏皇上,此龙有眼睛,每当太阳照到这两个水池上时,那菩萨顶的木牌楼两侧就会出现两个圆形的光环。”这下康熙再也忍不住了,怒气冲天地说:“龙长了眼睛,不会飞走吗?马上填平这两水池,再立两通石碑压住。”此时住持才算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忙令僧人填平水池,立起石碑。康熙只题写了一篇碑文就回朝了,于是显通寺有了这块无字碑。

显通寺内还有很多珍奇,如位于藏经殿里的五台山文物陈列室就藏有不少文物珍品,有用小楷经文组成宝塔图案的《华严经》字塔;远观如画中高塔,近看是八十卷《华严经》,还有拉车铜牛、人皮鼓等等。

灵峰胜境菩萨顶

菩萨顶,坐落在灵鹫峰山巅,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占地9100平方米,殿堂楼阁一百多间,是五台山一处风光名胜,清康熙皇帝曾在此题写了“灵峰胜境”的牌匾。

菩萨顶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原名大文殊院。相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菩萨像,塑工安生前来雕塑。一天夜里,文殊显圣,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展示真容,故此寺改名真容院。明永乐初年改建时又易名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

菩萨顶的极盛时期在清代。清顺治十三年,这里改为喇嘛庙,康熙皇帝曾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要向这里进贡。其中原因据说与康熙皇帝的一段轶事有关。相传,康熙皇帝一次游五台山,路过营坊街,见一个叫梅枝的民女在碾米,长得十分俊秀。康熙夜宿五台山皇城,情动于衷,吟诗一首:“骑骏马,过皇庄,遇一女子碾黄粱。玉指杆头托,金莲裙底忙。轻起笤,慢簸扬,回首辄步整容妆。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娥眉柳带霜。可惜这般风流女,嫁与谁家田舍郎?”内侍太监猜知康熙之意,夜访梅枝,召宿皇城。后来梅枝怀孕生子,被康熙接到他处,抚育长大后,送到菩萨顶出了家,敕封大喇嘛,称“当朝一品”。梅枝被封为妃子,住在菩萨顶下的妃子寺。

也许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在五台山喇嘛庙中,菩萨顶的地位被抬得很高。每年六月十四日为纪念文殊菩萨的诞辰日而举行的喇嘛庙会都以菩萨顶为中心,全山喇嘛均聚集此处。菩萨顶的建筑也富有皇家气派,超出了其它黄庙的规模。山门前有象征山西旧属一百零八县的一百零八级台阶,还有一座四柱三门的木牌楼。置身牌楼处,远山近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牌楼两侧蹲有一对无舌石狮,传说这对石狮曾到寺内伙房偷吃饭食,被和尚发现,用铁铲铲掉了舌头,从此它们就老老实实蹲在了牌楼下。

山西五台山殊像寺文殊菩萨像

菩萨顶山门内分前、中、后三院,布局紧凑而富于变化。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寺内各殿均用三色琉璃覆盖,显得金碧辉煌。寺内存放的三口大铜锅,堪称菩萨顶一奇。

这些铜锅,直径5尺,深4尺,是供每年六月庙会和腊月初八喇嘛们做斋饭时所用。因铜锅大得少见,人们便附会出一些有趣的传说。

相传有年腊八前一天,老僧们正在商量该派谁去刷大铜锅时,被一个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听见了,小和尚不声不响来到后院,下到大铜锅里洗刷起来。晚上和尚们都上殿做功课了,老僧发现缺了小和尚,忙四处寻找,当找到后院时,听见一口大铜锅里传来小和尚的叫喊声,原来小和尚是拽着绳子,蹬着梯子下锅的,天寒地冻,当小和尚刷完最后一口锅时,早已精疲力尽,再也没力气攀缘绳梯爬出锅了。

菩萨顶内存有清乾隆御书的一通石碑,高达6米,用汉、蒙古、满、藏四种文字镌刻,为五台山碑中第一。

佛显真容殊像寺

殊像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宗遗迹之一。寺始建于唐代,元延祐年间重建,后毁于火,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再建。寺内正中建有文殊阁及钟鼓二楼。文殊阁宽五间,深四间,重檐九脊顶,檐下斗拱密致,檐上三彩琉璃剪边,它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文殊阁内宽大的佛坛上塑有文殊菩萨驾狮塑像,高约9米。神狮四蹄蹬地,双目圆睁,文殊菩萨坐骑狮背,双目平视,双手微举,身后一片黄亮,好似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据说在五台山所有文殊驾狮塑像中,这尊塑像最为传神,寺名也因此而来。

关于这尊塑像,有一个传说。相传它的头部是用荞面做成的,原来在塑这尊神像时塑工们不知该把菩萨面容塑成什么样的,正在争论不休时,做饭的伙夫大声说:“文殊菩萨的相貌可不是随便捏的”,说着回到伙房。突然伙夫看见院内金光照耀,文殊菩萨显出真容。伙夫急中生智,拿起面板上的荞面照着菩萨的真容捏了起来,刚捏好头部,文殊菩萨就在空中隐没了。后来塑工便把这个荞面头安在了神像上,又在外面贴了金。因此人们称这尊菩萨像为“荞面头菩萨”。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在内蒙、青海、西藏等地区,殊像寺的“殊”也就是指的这尊特殊的塑像。

在殊像寺后西北角,有一间名叫“善静室”的客堂。关于这间客堂,也有一段史话。清代顺治年间,顺治皇帝的妹妹、康熙皇帝的姑妈三公主,出家来到五台山,就住在这间客堂里,取名“善静室”。当时寺院里还住着一位因婚姻不幸而出家的青年和尚,英俊文雅、知书识礼,三公主常与他在善静室研讨禅理。天长日久,外界传出了不少闲言碎语,康熙皇帝听说,龙颜大怒,派人到五台山放火焚寺。然而出人意外的是,殊像寺被烧得片瓦不存,唯有善静室却未遭火焚,三公主和青年和尚在室内安然无恙。康熙得知后,认为这是佛的庇护。佛以此告诉人们,三公主与那和尚并无私情,是真正的佛门信徒。于是康熙皇帝拨巨款重修了殊像寺。寺内康熙年间的御制碑文,记载了重修寺院一事。今天,人们游览殊像寺,仍能看到这座受佛庇护过的善静室。

“开花现佛”罗睺寺

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区东部,是五台山五大禅宗遗迹之一。寺名出于佛经。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前娶妻生子,儿子取名叫罗睺罗,后来罗睺罗出家,成为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据说每年农历六月十四,佛子罗睺罗都要来为文殊菩萨的生辰祝寿,以跳鬼相娱。因此每年这天罗睺寺都有跳鬼活动,寺僧头戴鬼面,身穿异服,随鼓声蹦跳,热闹异常。

罗睺寺始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1492)重修,明万历年间李娘娘重建。相传明朝时万历皇帝父亲驾崩,万历皇帝还小,李娘娘便把江山让与皇亲李良,李良反将李娘娘和少主打入冷宫,锁在昭阳院。李娘娘悔叹不已,便在佛前许愿,如佛能保佑少主登基,她就用巨款重建五台山罗睺寺。后来杨波等扶持少主当了皇帝,李娘娘即还旧愿,重建此寺。清康熙年间,该寺改由喇嘛主持,俗称黄庙。

罗睺寺主要殿宇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等。殿内塑像具有明显喇嘛教风格。如文殊殿中的文殊菩萨像,与其它庙宇的塑像明显不同。文殊菩萨面非金色,而是白色;肩膀两边还有肩花,肩花上一边放着智慧剑,一边放着经书,体现着喇嘛庙文殊塑像的特征。寺内最为奇特的是一座“开花现佛”像。它位于寺内后殿中心,在一木制轮盘上雕有水浪及十八罗汉,中心莲蒂上雕朱红色大荷花瓣,四方佛端坐其中。平时莲瓣紧合,呈莲苞形状,当莲台转动时,莲瓣徐徐绽开,四方佛像慢慢出现,呈现出“开花而现佛”的奇景。千里之外来五台山朝拜的蒙、藏佛教徒,以见到开花佛像为终身大幸。

罗睺寺中还供有西藏黄教祖师宗喀巴。据史料记载,明永乐皇帝曾请黄教祖师宗喀巴进京,宗喀巴不能前往,便派了弟子降全曲尔计前去。降全曲尔计先到北京,又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圣迹。当地汉僧与他一起交流汉藏佛学。从此喇嘛教徒便屡屡朝拜五台山,使五台山出现汉藏僧人兼有的情况。到清代顺治年间,五台山已有十处青庙改为黄庙,并兴建了喇嘛庙。罗睺寺正是喇嘛教在五台山兴起的一个代表。

文殊菩萨镇海龙

在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的山腰处,浓荫苍翠的古松掩映着一座山寺,这座寺就叫镇海寺。镇海寺矗立在两山合抱的一个石山嘴上,宛若一颗二龙嬉戏的宝珠,寺侧有一清泉,长流不息,名曰“海底泉”,据说此泉与镇海寺的建造有关。

相传,海底泉原本是个海眼,与遥远的东海相通。附近的百姓常在泉边洗漱饮用。有位美丽的少女每天上山采完蘑菇归来都到泉边洗脸梳妆,少女名叫小梅,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她正在泉边梳洗,突然泉眼处冒出一股洪流,把小梅卷入水中,等小梅睁开眼时,她已被带到东海龙宫。原来小梅在泉边洗脸时,美丽的面容映入龙宫,龙王九太子看中了小梅,便把她抢入海底。龙王九太子逼迫小梅与他成亲,小梅心生一计,说:“我是佛门信徒,成亲之前须回家斋戒三日。”龙王九太子信以为真,便答应了小梅的要求。小梅被送回家中后,向母亲诉说了她的遭遇。母亲带着小梅来到菩萨顶,祈求文殊菩萨保佑。晚上母女俩都梦见一位老僧告诉她们:“三天头上,再去菩萨顶进香,就可免去灾难。”第三天,龙王九太子抬着花轿来迎亲了,不料小梅和母亲已不知去向。龙王九太子大发雷霆,掀起狂风恶浪,顿时洪水泛滥,淹没了无数村庄。这时空中出现一朵五彩祥云,一只大铜锅从天而降,扣在涌流洪水的泉眼上,一只绿毛狮子落地吸干了地上的洪水。文殊菩萨又施法擒住了龙王九太子,五台山百姓这才从洪灾中解脱出来。后来人们就在这大铜锅上修了一座塔,叫“镇海塔”;在山腰上建起了寺院,称作“镇海寺”。

镇海寺占地16000平方米,有殿堂楼房一百间。主要建筑有三重大殿,天王殿、中殿、后殿,各殿佛像俱全,皆为清塑。寺南侧为永乐院,是十五世章嘉活佛的住所,现院内有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章嘉活佛墓塔。塔高9米,塔周雕佛传故事,雕刻精细华美,上部为四方佛像。章嘉活佛是一黄教中历代沿袭的佛位,自清康熙皇帝开始,被历代皇帝尊为国师。第十五世章嘉活佛名叫饶被达尔计,生前常来五台山镇海寺避暑坐静,并将镇海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圆寂后,灵骨运到镇海寺,并建起这座墓塔。蒙藏教徒朝山礼佛,多要到此集会叩拜。

五台双瑰宝

五台山台外最著名的佛寺——南禅寺、佛光寺,在历史上被人们称为五台山“双瑰宝”。诗人赵朴初在游览五台山后,曾写下《五台杂咏》,赞誉二寺:“二唐寺,瑰宝世间无,千劫何缘存象法,明时自不失玄珠,沉海庆昭苏。”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西南阳白沟小银河北岸,是五台山佛寺建筑中最小的一座寺院。它占地面积仅4100平方米,大殿、僧房***计三十间。寺院虽小,却有其珍贵之处。

南禅寺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存有重建时的墨书题记。唐武宗会昌五年灭佛,在全国大拆寺院,五台山寺院同遭厄运,唯有南禅寺因规模小,地处偏僻,州、府、县志均无记载,因此幸免于难,独存于五台山。

南禅寺主体建筑大佛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大佛殿坐北向南,三间见方,单檐灰瓦歇山顶,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正面设板门和直棂窗,其它三面为檐墙。大殿整体梁架结构简练,十二根檐柱安有雄健的斗拱。殿内无柱,屋顶重量主要通过梁架由檐柱支撑。1974—1976年对大殿进行落架大修时,发现殿内两根最大的木构件早已劈裂弯曲,施工中将屋顶的瓦件泥背拆除后,西边的木构件自动弹回,拆卸后经反转压平,此大梁平直如初,东边的经反转压平仍有些弯曲。历经一千二百年的木构件,能保持如此好的弹性,堪称世界建筑工艺上的一个奇迹。此外,大殿屋顶举折平缓,四周各柱柱头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稍高,与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这样既使梁、柱、枋结合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性,又使大殿出檐深而不低暗。整个大殿看上去轮廓秀丽,古朴雄伟,具有中唐大型木构建筑质朴、坚实、庄重的风格。

大殿内有唐代彩塑十七尊,分布在长8.4米、宽6.3米、高0.7米的大佛坛上。整个塑像主次分明,动静结合,各具神态,形体、衣饰、手法与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如出一辙。主像释迦佛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慈光四照,似在讲经说法。两侧及前面有弟子、菩萨、天王、仰望童子等。各像均造型丰满优美,是我国唐塑中的佳作。除此以外,寺内三尊石狮和一座石塔,也是唐代珍贵遗物。

佛教建筑艺术博物馆

在五台县城东北30公里外的佛光山麓,坐东朝西矗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刹,这就是中外闻名的佛光寺。

佛光寺由三山环抱,松柏掩映,依山势建造,高低错落,有殿堂楼阁一百二十多间。据《古清凉传》记载,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寺况兴盛,名播长安、敦煌等地,远及日本。后来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灭佛,寺宇被毁。宣宗继位后复佛法,大中十一年(857)重建佛光寺。以后宋、元、明、清都曾修建。现存六角形祖师塔,形制古朴,是北魏遗物;山腰的东大殿,雄伟壮丽,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殿为金代建筑;其余如山门、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等建筑,皆为明清重修。由于这座古寺保存了北魏至明清的各代建筑,因而在我国以及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1937年发表的关于佛光寺的论文,称佛光寺有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有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

佛光寺主殿东大殿是我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代表作。大殿建在岩石上,后部柱础是凿山时预留出来的,因而基础十分稳固,有很强的抗震能力。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顶,前檐正面五间柱子间安木板门两扇,最边上的两间和两面山墙后面安直棂窗,以便殿内前后采光。大殿殿檐伸出深远,檐下外柱有古朴的斗拱承托梁架。斗拱体型大,结构复杂,高度约为柱高的五分之二。檐部伸出的长度为3.64米,转角处却没按一般建筑惯例建造,而是加长角梁后尾,利用这一根悬挑构件,保证了檐头前端不向下沉陷,设计十分科学,在我国木结构建筑中不多见。大殿屋顶的木构架比较平缓,上下梁枋用小方格的天花板相隔,底部梁枋加工精细,明露于外;上部梁枋稍作加工,是隐蔽梁枋,最顶上为三角形人字架。殿内柱子纵横成行,排列规则,这种平面在古代叫“金箱斗底槽”。殿顶正脊两端矗立着两个高大雄健的琉璃鸱吻,使整个殿宇显得更加宏伟壮丽。

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称为佛光寺四绝,其中彩塑的艺术价值尤高。大殿内塑有彩塑三十五尊,包括佛像三十三尊,出资修殿的女施主宁公遇像一尊,工程主持人愿诚和尚像一尊。这些塑像分布在高0.74米的大佛坛上。主像释迦佛居中,左文殊右普贤,与它处左普贤右文殊不同。塑像比例协调,面形丰满,体现着唐代雕塑风格。佛坛前方是跪在莲花上的供养人塑像,一足蹲,一足跪,此种形象国内少见,除敦煌石窟外,仅见于大同华严寺。其中一尊形态生动的侍女像,双手举供瓜果,双眼却不停地向殿外流盼。关于这尊侍女像,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佛光寺附近村里一个叫玉山的放牛娃,每天放牛归来都要去佛光寺里转转,天长日久,他对东大殿里的这尊侍女像产生了特殊感情,经常把山上采来的陆地莲献给这尊像。玉山的情意打动了侍女,侍女悄悄来到玉山家为他洗衣、做饭,后来终于被玉山发现。两人情投意合,准备结拜天地。不料观音菩萨得知此事,急忙赶来领走了侍女。玉山外出归来,找不到侍女,只听耳边传来玉山哥的呼唤,他顺声寻去,一直来到佛光寺东大殿,只见侍女又蹲跪在菩萨的莲花座下,唯有脸庞变成向外扭着,仿佛是在急切地盼望玉山。动人的传说使这尊彩塑显得更加活灵活现,富有人间情趣。再看佛光寺东大殿内的其它彩塑,佛像端庄,菩萨娴静,供养人虔诚,金刚威武雄健,可谓各具神态,出神入化,显示出我国唐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

东大殿内的十五幅唐代壁画,也是唐代艺术精品,是我国除敦煌莫高窟外寺观中仅存的唐代原作。这些壁画分别绘于殿内槽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分三组,中组以佛为中心,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颜色除石绿外,都呈深暗铁青色。衣饰线条流畅,富有唐风。

佛光寺中的另一著名建筑文殊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屋架结构特殊,在我国金代以前的古建筑中颇为罕见。殿内空间面积大,屋架前后两槽都使用了横跨三间的大内额(方柱形大木材),后槽在内额与内额之间用斜材传递负荷,构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屋顶为单檐悬山式,檐下斗拱层层相迭,出挑多,斜拱宽大,犹如怒放的花朵,体现出辽金建筑的特征。

大白塔里藏灵久

登临五台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塔院寺内的素身金顶大白塔。白塔位于寺内殿阁之间,外涂白垩,洁白如玉;塔基为正方形,高约50米,雄伟挺拔,直指蓝天。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盖铜板八块,按八卦排列成圆形。塔腰及华盖四周悬风铃二百五十二个,风吹铃响,悠然成韵。古人言此塔:“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也。”

白塔的佛名称作“佛舍利塔”。据传,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其尸骨炼就八万四千粒舍利子。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造了八万四千座铁塔,分布于茫茫大千世界,并在每座塔内藏一粒舍利子。五台山原来的慈寿塔就是其中一座。明万历十年修建大白塔时,便把这座藏有舍利子的慈寿塔藏在了大白塔的腹内。故明代镇澄法师称大白塔是:“自是藏灵久,神拜万古崇。”据说蒙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塔院寺也因白塔而得名。

除大白塔外,塔院寺内还有一藏灵之处,就是大白塔东边的一座两丈高的砖塔,叫“文殊发塔”,相传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藏在塔内。《清凉山志》载:“在大塔东侧,昔文殊化为贫女,遗发藏此,万历间,圆广道人重修,见发若金,随人视之不一。”古时塔院寺每年春三月要设一个“无遮大会斋”,此时不分僧人百姓,穷人富人,年老年少,凡来者都分给一样的饭食。相传有一年无遮大会斋刚开始,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女人怀里抱一孩子,手中牵一孩子,身后跟着一条狗,随着人群涌入寺内。轮到这位妇人时,执事和尚分给贫妇三份饭食,贫妇说:“狗有生命,也应有一份饭食。”和尚勉强给她加了一份。不料这贫妇又说:“我腹内有子,尚须分食。”执事和尚听了面露怒色道:“肚里的孩子还没出生,就要分饭食,真是贪得无厌!”贫妇分辩说:“众生平等,肚里孩子也是有生命的。”随后从袖中取出剪刀,剪下一把头发,放在案桌上,脱口唱出四句:“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是吾超三界,却被阿师嫌。”唱罢,跃身腾空,变成文殊菩萨,小狗变为坐下雄狮,孩子变为仙童。执事僧此时才知有眼不识圣灵,遂取剪子剜下双眼。后来就在菩萨显圣处建起了文殊发塔,把文殊菩萨留下的头发藏于其中供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