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广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家?

有人问他:“你了解别人吗?”他说:“不了解。”因为他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还怎么去了解别人啊。当他向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突然,就会转弯,转到何方并不知道,或左或右又或者掉头返回,只不过想转弯而已。当回到起点的时候,又发现第一个方向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向前走几步,停下来向空中跳跃,当落地的时候,发现自己站在云端或水面,脚下的路不在是平坦的,珠穆朗玛峰,好像就在自己眼前,一脚就可以登上去,却很久很久落不下来,这并不是第一。第一对他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当它来临的时候,她存在,向下一个第一冲刺的时候,上一个“—”变成了问号,归终于零。他只想做第一。对待画画和艺术创造来说,一个人短短就几十年,为什么天天就吃萝卜干,还说萝卜干很好吃。其实这是一种习惯和固定思维模式,为什么不尝试吃点青菜,鱼,肉......做艺术就像吃菜一样,不断的改变自己的风格和绘画的题材和内容,要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的找一些新的可以表达自我感受的,又能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证明自我和创造自我,它是需要努力和实际的。做每一件事情他都要把她做到最好,首先要对得起自己,才对得起别人。他的理念是,做艺术要能感动别人。一百个人,看过你的作品,至少要有90个人说:“啊,真不错,好看,有想法,有创意,看得懂”艺术家是先奉献后索取的如果都奉献不了你还怎么索取?千万不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那样没人会喜欢你的艺术和人格,他说,自己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人物,大海里的一片树叶,沙漠里的一滴水,我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我——万文广。5%的人说:“这没有什么,很简单,我也会。”还有5%的说:“这是什么东西,称不上艺术”这种东西也可以拿出来展览吗?而很有个性的他这样认为:“我相信,艺术是给老百姓看的,多数人说你好,就行了,只要社会承认你。如果一千个人里有九百九十九个看到我的东西说看不懂,这是我不想要的,如果九百九十九个人说:啊,我喜欢,希望下次能在看到你的新作品,这是我想要的,如果只有一个人说好,那么这样的伯乐,我不要,我不愿做这样的千里马,我愿做那999个人的千里马和小蠢驴只要他们觉得好,就行了。”上述人生的和艺术的自我感受,在08年他对国画鱼的感觉情有独钟,创作了一些比较有想法的作品,打破传统鱼的模式,采用一种新的技法和构图,从象形文字甲骨文,从大楷小楷,行草,楷书,提取精华作为鱼的外形,加以大写意和工写水墨,采用特殊纸张,把水墨融为一体,层层叠叠,干湿浓淡焦,一气呵成。粗犷,气吞山河,细腻如行云流水,疏能跑马,密不透风,阴阳顿挫,如同中国武术少林金刚拳,电闪雷鸣,忽而转变成太极八卦。似断非断,似连非连,刚柔相并,快慢缓急,粗能如盆,细如发丝弯弓,这是水墨的境界。再加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上古的图腾和岩画,彩陶文化的幽雅宁静和气质,这些都是构成画鱼的灵感和元素。在借鉴西方的色彩和印度,古希腊,把它们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