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购物节朝代
古代购物节最早是在秦朝。
在没有电商也没有随处可见的超市和“大卖场”的年代里,古人的购物活动都是在“集市”上完成的。集市,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日子,人们聚集到一个固定场所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除了集市以外,古代商贩还会利用一年中的重要节日集中开市售卖货物,像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以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这样的“重日”,几乎都被商人作为赶集的节日,人们把这叫作“节令生意”,除“市”以外,集、墟、场、街等,其实也都是古代的商品交易场所。习惯上,我们常“集市”并称,但“市”与“集”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市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经常性开放的,而集则是集中式、周期性开展的。
古代促销方式
1、赊销:简单来说就是先货后还,在宋代,商贾贩卖的惯例,多是一年后付货款。
2、撒暂:先免费进行试吃,满意后购买商品时再给钱的一种兜售方法。
3、关扑:就是现在的幸运大转盘,顾客需要把飞镖投向旋转着的八卦盘,如果飞镖正好扎中事先约好的图案,就算顾客赢,可以拿走店主押下的物品,而宋朝关扑的精髓在于,只有先将钱或物品押给店主作为赌注,才可以参加。
4、红票:旧时戏剧或杂技等的演出者赠送给人的免费入场券,后来发展成满足一定数额便会赠送的代金券。
5、削价:就是打折,薄利多销。秦汉商人早已意识到“贪贾三之,廉贾五之”,贪图厚利的只能赚30%,而薄利多销可以赚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