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崛起的目录
开场白
○ 湘军的“湘”,最初其实是指湘乡。“无湘不成军”的意思也并不是“军队里要是没有湖南人就难以成军”,而是表扬湘乡勇最为善战,最为精锐。
○ 为什么书生能带兵?不是因为他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能够感染人,所以大家跟着他去战斗,而是作为读书人,他有机会进入官僚系统,有机会去接触、运用国家的资源来为军队筹饷。
1?“无湘不成军”
2?团结决不是湘军的特点
3?为什么书生能带兵
4?八卦湘军
第一部 忍辱负重曾国藩
○曾国藩创新军,就好比在创业、做公司。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是不需要太严格制度的,就像很多IT企业,追求管理“扁平化”。
○刚出山这会的曾国藩,耳根软,心计粗,一遇煽动蛊惑,就犯了战术错误,全军覆没。人在愤怒羞愧交集的时候,就会失去理智,曾国藩也不例外。他失去理智,一跺脚,跳了湘江……
○收复武昌之后,皇帝对曾国藩的印象有所好转,说话口气越来越平和,甚至可以说令人温暖。湘军水师在长江损失惨重,清文宗不责罚曾国藩,却严厉谴责江西的高级官员协助工作没做好。然而,皇帝的情谊是不能持久的……
一、三个湘乡人
1?曾国藩:低姿态创业
2?理学将军罗泽南
3?王錱:“湘军王老虎”
二、曾国藩退走衡阳
1?赢得外号“曾剃头”
2?练水师:一个创意改变一生
3?首战:曾国藩跳了湘江
插曲:铜官感旧图
(曾国藩自杀未遂引出的一段是非)
三、田家镇之战
1?名将塔齐布
2?田家镇之战
四、在江西的心酸岁月
1?很委屈:“湖北巡抚”之议
2?“曾钦差”的苦恼
3?和皇帝交情的冷暖时光
4?来自朋友的伤害:和左宗棠翻脸
第二部 大器晚成左宗棠
○遇上生命中的大贵人陶澍。
○左师爷:湖南“最有权势”的人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的出处
○左宗棠向洪秀全献计献策,这是别有用心如两湖革命青年之徒造作的谣言……
一、左宗棠在湖南
1?四十岁以前的乡下岁月
2?左师爷:湖南“最有权势”的人
3?在湖南的财经新政
二、樊燮案
1?“王八蛋,滚出去”
2?湖南、湖北、中央:官场秘密角逐
3?“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
考证:左宗棠是否曾向洪秀全献计献策?
第三部 “枭雄”胡林翼
○胡林翼是花花公子吗?关于他的花边传言,可信度有多高?
○胡林翼的做人做事四项基本原则:以至诚感之,以大义责之,以危言动之,以奖赏诱之。
○湘军中唯一跟胡林翼有得一比的人,是李鸿章,两人处理各种事情、各种关系的能力,都非常强,都敢于突破成规,为了把事情做好,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一、高干子弟胡林翼
1?做人做事四项原则
2?驻京办主任的风流岁月
3?乡居造人事业
二、地方干部胡林翼
1?在贵州:年轻有为的地方官
2?不称职的军事指挥官
3?奓山之溃:民间记忆里的胡林翼
4?收复武昌:罗泽南之死
三、巡抚的特别手段
1?督抚同城:和总督搞好关系
2?枭雄本色:人事财政一把抓
3?胡林翼派红包
第四部 智勇双全李续宾
○胡林翼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位是李续宾,一位是多隆阿。他称李续宾为“圣人”,称多隆阿为“八旗圣人”。
○李续宾天赋异材,人高,力气大,骑术精,箭法好,酒量极大,会医术,地图还画得好,打起仗来,有勇有谋。
一、全能将材李圣人
1?三十岁前:全能将材
2?岳州故事:有智有勇
3?无情军令有情将军
二、攻克九江
三、三河之战:名将之死
第五部 湘军的困境与机遇
○三河溃败后,湘军能否重振再起?
○重新出山的曾国藩,是否还要面对客寄江西时,无权无钱的尴尬乃至屈辱的困境?
○清军的江南大营崩溃,东南形势为之翻天覆地,湘军同志却因为这个不幸消息,而眉飞色舞,私下庆幸。
一、军事困顿
1?曾国藩、胡林翼再次出山
2?机会来了:江南大营崩溃
二、肃党与湘军
1?肃顺其人
2?肃顺与湘军
三、太平军、湘军的战略博弈
1?围魏救赵:李秀成轻取杭州
2?太平天国:天京御前会议
3?上巴河会议:湘军的四路进军之策
第六部 名将鲍超
○鲍超一战成名亿生寺,这位战功卓著、一生中从没打过败仗的将军,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曾国藩论将领之道:不妒忌、不好胜的将领不是好将领。
一、多隆阿与鲍超
1?多隆阿新贵
2?鲍超:一战成名亿生寺
3?谁做统领
二、小池驿之战:将将和
1?孤军深入小池驿
2?黑暗中的笑声
3?鲍超的将领之道
4?战后休息
第七部 湘军的前途
○胡林翼高瞻远瞩,规划湘军未来的美好图景;曾国藩重出江湖,保守、谨慎,在祁门遭遇大劫,几乎性命不保。
○祁门局势最恐怖的时期,李鸿章突然出走,到底是不能与师门***患难,还是别有原因?
一、湘军的前途
1?胡林翼高瞻远瞩
2?曾国藩保守
二、祁门之劫
1?曾国藩新官上任
2?祁门患难时
3?要不要北京勤王
4?李鸿章祁门出走之谜
三、胡林翼英年早逝
1?武昌危急:胡林翼的烦恼
2?陈玉成的烦恼和李秀成的小算盘
3?胡林翼之死
第八部 安庆之战
○降人轻利重名,是不得不如此,老主子骂,新东家不信任,看湘军中的两位降将如何自处?
○陈玉成孤注一掷,近乎疯狂,采取人海战术,一昼夜间冲锋12次,阵亡人员15000人,令湘军士兵杀到害怕。
○政坛新秀李鸿章,怀着几分赌气的心情去了上海,带出一支淮军,并由此展开,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一、曾国荃打安庆
1?降将韦俊:打枞阳
2?降将程学启
3?鲍超赤岗岭杀降
4?陈玉成的战术
5?血战
6?曾国藩入驻安庆
二、李鸿章的新机遇
1?上海请援
2?李鸿章初入曾幕
3?“李广才气无双”
4?派谁去上海?
第九部 战天京
○雨花台血战,李秀成给曾国荃来的一个下马威:1万湘军对阵20万太平军,激战46天,几乎崩溃。
○写奏折,是高智商的人才能干的事情,呆子曾国荃不经意惹出的奏折麻烦。湘军打下南京后,第一份报捷奏折,竟然是由曾国藩提前拟好、曾国荃填空而炮制出来的。
○疑案细说:打下南京,第一个登上南京城的湘军将领是谁?曾国藩想做皇帝吗?
一、大战前夕
1?湘军极盛时的势力范围
2?血战雨花台
3?阴阳怕懵懂
二、曾氏两兄弟
1?曾国荃的固执
2?曾国荃的玩笑
3?曾国藩奏折速成班
4?故事揭秘:克复南京后的第一份奏折
5?李泰国舰队事件:曾国荃惹的奏折麻烦
6?沈葆桢风波
7?淮军要不要助攻
三、东征大结局
1?艰难的胜利:攻克南京
2?疑案:首登之功
3?曾国藩左宗棠的笔仗
4?曾国藩想不想做皇帝
第十部尾声
1?湘军大佬的未来发展
2?湘军与淮军的矛盾
3?湘军的遗产
4?结束语
5曾国藩想不想做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