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旗为什么用中国的八卦?

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签字前,朝鲜方面设计了一种无卦的太极旗,经中国外交官马建忠提示加入了八卦,同年出使日本的朝鲜大臣朴泳孝与英国船长商量后决定去掉四卦,在1883年被朝鲜高宗选定为国旗。大韩民国建国后继续沿用。19世纪后期,由于日本的刺激,使朝鲜王朝意识到了国旗问题的重要性。

“太极”出自中国古典《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到北宋时,形成了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并成为中国道教的标志。

因此一般认为大韩民国国旗里的太极图是高丽时代以来从中国传入的。韩国国旗上的太极图蕴含着中国《易经》中的阴阳思想,而且朝鲜半岛早期的“太极”图形并未搭配八卦,到高丽末期以后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才出现了太极八卦图。

韩国国旗制定背景:

在1882年5月27日马建忠离开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前再次就国旗问题提醒金宏集时,金宏集以“红龙青云制造须费工”为由婉拒了马建忠的提议,并主张采用“红质中青白合成圈子”(红色为底、青白两色组成太极)作为国旗,以免与日本国旗相混。

马建忠又建议道:“前议此事后,曾思仍用白底,中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则恰合八道之数。八卦纯用黑色为显,太极用半红半黑,旗外又缘以红色,何若,但此系鄙人所见,归当语我政府也。”金宏集回答:“领教,仆亦当告知敝朝廷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韩民国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