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路线是什么?
1、路线\x0d\蜀国在失去荆州后,诸葛亮的北伐路线有四条。\x0d\(1)西出祁山,进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并与羌人取得联系,占据凉州。\x0d\(2)经过褒斜谷,北出散关,直取陈仓、眉城、武功,最后攻占长安。\x0d\(3)通过奇袭,走子午谷,直接占领长安。\x0d\(4)向东经水路攻取上庸、魏兴二郡,并与东吴联合攻取荆州。\x0d\路线一:诸葛亮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27年的第一次北伐,但最后因街亭之战而失败\x0d\第二次是公元231年的第四次北伐,最后因粮尽撤退,途中射杀了魏军名将张颌。\x0d\路线二:诸葛亮也走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228年的第二次北伐,最后因郝昭死守陈仓而被迫撤退。第二次是公元234年的最后一次北伐,最后因诸葛亮病逝而撤退。\x0d\缺点是这里利于骑兵作战而不利于步兵作战,而且有魏军的坚城防守。\x0d\路线三、四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施。\x0d\2、北伐原因\x0d\223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彝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打败,令蜀汉国力大减。刘备逝世于白帝城后,丞相诸葛亮受托孤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恢复。\x0d\同年诸葛亮派出陈震、邓芝出使东吴,晓以利害说服孙权。吴、蜀两国重新缔结联盟。\x0d\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战乱,收服南蛮各族之民心。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226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操练三军,准备等待时机,北伐曹魏。\x0d\3、人物简介\x0d\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