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庙的评选标准如何?诸葛亮为何能入选武庙?
后人对于前代的这些名人,也都喜欢进行一些排名,古今都是一样的,人们的攀比心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于不同名人之间的比较也就没有停止过。
其中男人们往往都喜欢军事方面的事情,因此对于历史上的这些名将就比较重视,在名将之间的排名中,武庙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很多人都把武庙当做是武将排名的基础,武庙也被称为是武将们的荣誉殿堂,能进入这里的都是顶级的名将,从唐朝开始,对于武庙中将领的评选就有着不同的标准,或者增加减少一些人,此后宋元明清,武庙中的名将都有过一些变化。
古代很早就有用庙宇祭祀的习惯,以孔子为代表的这些文化名人,早早就在文庙中受到供奉,与之相对的就是武庙,供奉是历代著名的军事家,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将们都在这里,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评选标准,不过有很多人能一直都在武庙中受到祭祀,这也体现了他们的军事能力。
武庙中也有一些人,他们能进入评选是受到一些质疑,比如像诸葛亮,田穰苴,张良等人。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好的战绩,诸葛亮倒是有过几次北伐,可是他北伐没有能成功,单独指挥的大战役也非常有限,张良等人更是没有怎么带兵打仗,结果他们在武庙中排名还是非常靠前,位置也一直都很稳定,这就引起很多军事迷的不满。
那么武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评选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其实武庙并非是给历代名将,军事家们来进行排名,它是一个象征荣誉的圣殿,它的评选标准也是非常复杂。
武庙本身是为了祭祀姜太公设立的,唐时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它与文庙的祭祀体系是一样的,不仅有主祭的人,还有亚圣与配享祭祀的人。姜太公被认为是兵家始祖,他本人其实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战绩,有关他的事迹,也更多都是一些传说,像《六韬》这样兵家重要典籍,对于古代军事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的军事思想,也启发了兵家的发展,太公辅佐武王,也被认为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因此他能得到这样的重视,与孔子相同,他等于是军事家们的先圣祖师。
唐宋时期的武庙更加重视军事能力,后来明清就开始重视忠义,因此岳飞,关羽成为新的主祭。这也能看出武庙评选的两大标准,一个是军事能力,另外一个就是忠义,武庙文庙都是朝廷出于政治要求才评选的,武将的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朝廷的安全,因此历朝历代对于武将的势力是非常警惕的,必须要保证武将们对自己忠心。
像关羽被竖立起来,就是由于他的忠义,被捧出来做一个榜样,告诉底下的这些将领要对国家忠心才行,因此在历代的军事名人中,像有过谋逆举动的名将,他们是不能进入武庙的。
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像著名的尔朱荣,他的军事能力绝对可以压过同时期的很多人,结果他就没有办法进入武庙,这是由于他存在着弑君的情况,而王僧辩也有着一些失误,在后世争议较大,但他一生都为梁臣,扶保梁朝平定侯景之乱,即便他的军事能力不如尔朱荣等人,由于这份忠义,也就能入选武庙。
光有忠义肯定是不行的,既然是武庙,军事能力就非常重要,不可能谁都能进,那么军事能力含义比较广,很多人单纯认为军事能力就是实战的成绩。确实,像白起,韩信这些人的军事成绩都是顶级的,历史上都不见得有人能压过他们,他们入选武庙,处在非常高的位置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这类的名将,打仗的能力摆在这,又有着实际的战绩,还没有出现太大的过错,入选是没问题,还有一种人,他们的军事能力并不是体现在打仗上。这些人被称为是军事理论家,军事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问,打仗是一方面,可思想各个方面对于军事的发展都有帮助。因此在军事理论上有过很大贡献的人,也是能入选武庙的,比如争议比较大的诸葛亮,很多人并不了解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成就,由于演义的因素,有些歪曲了他的形象。
诸葛亮为何能入选武庙?
诸葛亮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军阵的改革,古代打仗是要讲究阵型,早在上古时期,就有黄帝排兵布阵的说法,阵型被继承并发展起来,经过孙武子,吴起等人的改革,形成了著名的古八阵,这是历代名将们排兵布阵的标准阵型,打仗基本都按这个方式来用兵,很多将领开始学习的时候,也都是先来学习这些阵型。
诸葛亮后来操演八阵,结果就被演义给描述成了他创造八卦阵,其实八阵与八卦阵不是一回事,诸葛亮是操演前人留下的古八阵,他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由于时代的变化,他也就需要结合当时的军事环境,创造出一些更加适用于当时战场的阵图,他改良之后,八阵继续被沿用下来,后来唐宋时期的诸多兵家名人,都是沿用诸葛亮改良之后的八阵,在著名的《武经总要》中,也是把诸葛亮操演成型的八阵作为军事教材。
他对于军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因此他不是靠着战绩入选,单单是自己这项贡献,就能压过不少的人。而忠义在诸葛亮身上更是体现得非常明确,在主流的军事界内,往往对于这些军事理论家们是更加推崇,有的时候,很多有实际战绩的名将,都不见得能有军事理论家那样出名。
诸葛亮与张良这种,都是由于军略,战术这些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极大影响了古代军事的发展,这才能成为武庙中的关键人物。当然,由于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一些著名的军事名人,因此武庙不是一个固定的排名,人员变动的情况较为频繁,每一次更换朝代,都会出现一番大的调整,真正能在武庙中保持不变的人也没有几个,唐宋时期排出的人员,总体的质量还是非常高的,也能被称为权威。
后来明朝废除了姜子牙主祭的制度,武庙也就等于被废黜,推举关羽为武圣,更多还是出于忠义思想。当然,在明清时期,文臣势力开始压过武将团体,儒家对于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武将们的地位也是不断下降,像戚继光这些名将,都必须要依靠文臣才能立足。
尚武的风气也渐渐消失,武庙这样的传统自然就无法继承下来,文化层面出现很大的变化,对于武庙的评选标准影响就非常大,除了朝廷确立的武庙外,民间也有很多武庙,根据民众们的喜好,来评选出一些不错的军事家。
人们如今以武庙来评选名将,这是非常合适的标准,别管是否存在着偏见,但能进武庙的人,军事能力就没有差的。当然,要把诸葛亮这些人算做是名将,还是有些不合适,名将们只是军事名人里面的一部分,剩下的一些军事理论家,他们与名将不是一回事,不过对于很多军事迷来说,将领们的战绩还是更受关注,至于军事家们在思想与理论上的开创,很多人是理解不了这种东西,也就不会去过多在意,个人思想的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一样,人们对于名将评选的标准自然就会有差异。
参考文献:《武经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