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八卦掌的教学东东

八卦掌秘要/炎 煌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12-22 9:59:58

八卦掌在身法与姿势上必须遵循八形三相。 八形即乾为蛳形,坤为麟形,震为龙形,巽为凤形,坎为蛇形,离为鸡形,艮为熊形,兑为猴形。 三相即运动要领:步法行走如龙,变化不定;身法回身如猴,动静合法;掌法换掌如鹰,迅猛有力。 为此,要做到十要,即三顶、三扣、三圆、三疾、三挺、三平、三屈、三敏、三垂、三月。 三顶即内气沿任督二脉线路运行时,头顶循督脉从尾闾起升气;舌顶则心窍通气,任脉降气;掌顶即气在十二经络运行,力贯四梢,有推山之势。 三扣即肩扣、掌扣、步扣,使身体的力达于肘尖、指尖、足尖。 三圆即脊背圆、虎口圆、身形圆,实现力由脊背发,增强腕力,气贯周身,使命门得到锻炼。 三疾即身法变化迅速,掌法变化快捷,穿掌准确迅速。 三挺即颈挺、腰挺、膝挺,使精力贯顶,力达全身,有弹簧力。 三平即两足平起、平落、平走,实现腿力强而活,内气平稳不散乱。 三屈即两肱屈,两股屈、两腕屈,使力量达于掌、足、胯。 三敏即心、眼、手敏捷,使掌法变化无穷,能够随机应变,对敌有法。 三垂即气下垂、肩下垂、肘下垂,使气行于丹田、谷道经络之间。 三月即胳膊、腿、手呈月牙形。 为了使气在十二经络之间通畅,八卦掌特别强调指法,食指勾眉,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大指微扣。还要求前手向外推,后手向下坠,前肘对准后脚跟,后肘对准前脚尖。前股领劲,后股坐劲,松肩开窍,气贯全身。 掌握了以上要则,还需在练习中遵照以下要点: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松肩沉肘,实腹畅胸;滚钻争裹,奇正相生;龙形猴相,虎坐鹰翻;拧旋走转,蹬脚摩胫;屈腿?泥,足心含空;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桩如山岳,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意如飘旗,又似点灯;腹乃气根,气似云行;意动生慧,气行百孔;展放收紧,动静圆撑;神气意力,合一集中;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顺项”是使颈项自然竖直,在练功时既不要仰头和低头,也不要左右歪斜;“提顶”是将下颏里收,头向上直顶。“溜臀”是将臀部下垂向里收缩,不向后撅臀;“收肛”是将肛门的肌肉收缩加以控制,不要使之放松。 松肩沉肘,实腹畅胸。“松肩”是使两肩向下松沉,不要向上耸肩;“沉肘”是使肘部始终保持向下沉坠,屈如半月形。“实腹”是指必须将呼吸深入到腹部,使腹部充实鼓荡,即所谓“气沉丹田”,“内宜鼓荡”之意。胸部的向外挺凸,固然会影响“气沉丹田”;而胸部的向里收缩,也足以影响到心脏的压缩,阻碍了血液的流畅。因此,“畅胸”就是指胸部要宽松开展,既不要挺胸也不必缩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这是就劲力变化而言。“滚”是圆形的旋臂动作,“钻”是既要转又要向前的螺旋形的旋臂动作,“争”是向外撑开,“裹”是向里扣抱。这4种动作在运动时都必须使肌肉收缩产生力量。仅仅是圆形的滚转,而没有向前的力量,这种劲力的里面没有向外和向前的劲力矛盾,力量不能保持最大,因此必须滚中带钻,使圆形的滚转动作成为螺旋形的动作。“争”和“裹”也是这个意思,两臂肘的合抱固然该使用裹力,但是裹力只有向里收的劲,而没有向外扩张的劲,这里面就没有向里和向外的劲力矛盾产生,如果是裹里带争,这里面就有了收缩和扩张的对抗性,就有了劲力的矛盾产生。“奇正”两字,是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矛盾。“奇正相生”换言之就是“矛盾产生了”。八卦掌的一切劲力,都是由滚、钻、争、裹4力的相互对抗,在奇正的矛盾产生中所发挥出来的。 龙形猴相,虎坐鹰翻。这是指八卦掌的身形、身法、步法的变化。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一就是“走”,这种滔滔不绝的圆形步,必须使之“形如游龙”,悠然之中含着稳重;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二是“视”,八卦掌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两眼总是注视着两掌,所谓“手眼相随”,眼为心之苗,“视”能显示出运动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使之像猿猴守物那样机灵之中含着警惕意味,并通过眼的注视把它表达出来,对敌人产生一种威慑作用;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三是“坐”,在转行时,它的两腿并不伸直,采用“坐胯”,在转身换掌时的一顿之间又有“坐桩”的动作,这些蹲坐的动作和腿法,必须使之像“虎踞”之形,沉着有力;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四是“翻”,就是转身的动作,在转身时必须有似鹞鹰盘旋空中翻身降落的那种灵敏、洒脱之势。 拧旋走转,蹬脚摩胫。“拧旋走转”就是说在走转时必须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手肘身拧向圆心的一面,拧成一股旋劲。“蹬脚摩胫”,是指在走转时前行之脚必须轻迈,后行之脚必须蹬劲;向前进步必须贴近前脚胫骨里侧摩擦而过,不要将脚提得过高或过宽。 屈腿?泥,足心含空。“屈腿”就是在走转时两腿作适度之弯曲,身体下坐,使力量贯注两腿;“?泥”是两脚前进时不要过高,如?泥之状。“足心含空”是使脚掌和脚跟同时平落地面,5趾抓地,这样脚心就含空了。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起平”是将脚提起时也要像“足心含空”那样平;“落扣”是说落步时不仅要平落,还要使脚里扣。“连环”是不断的意思,意识不断,劲力不断,动作不断,从连环中生出“纵横”,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一气连环。 腰如轴立,手似轮行。八卦掌在锻炼时必须以腰部为运动的轴心,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先腰动,腰动身随,以身带手。换掌时必须使手臂的动作如车轮那样圆活,因为圆形动转较为灵敏,又有后力催发前力的作用。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指分”是将五指分开,不要并拢;“掌凹”是使掌心向里含空凹拢。“摆肱”是在转行时两臂必须极力向圆心的一面摆动,不可有向前推的动作;“平肩”是两肩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都必须保持端正平舒,不要有一起一落的现象。 桩如山岳,步似水中。“桩”是指静止的动作,八卦掌的桩步必须使之稳如泰山,似乎任何巨力都推不动它。“步”是指活动性的动作,八卦掌的“?泥步”必须在稳健之中像流水那样轻快,这样八卦掌的步法就不是笨重的,也不是浮飘的了。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所谓“心火肾水”,也就是前面所说“实腹畅胸”的心要虚、腹要实的意思。 意如飘旗,又似点灯。古时练兵的阵形变化,前进后退聚散分合都必须以令旗和夜间灯为引导,八卦掌运动时也必须以意识引导动作,不能随随便便地运动。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腹乃气根”即前述必须将呼吸之气深入到腹部。“气似云行”说明八卦掌的深呼吸运动必须要像空中行云那样慢慢地运行,不要猛入猛出,过于急迫。 意动生慧,气行百孔。“意动生慧”是说如果动作能做到“意如飘旗,又如点灯”那样完全在意识指挥下进行,就能培养出机警、敏感的素质。“气行百孔”是说如果深呼吸能做到“气似云行”那样的话,那么所吸入的氧气就能输布全身,以供技击之需要。 展放收紧,动静圆撑。“展放收紧”是指动作姿势的开合而言,开的姿势要舒展远放,合的姿势要内收外紧。“动静圆撑”是指动中必须求静,静中又必须有动;动之极为静之机,静之极为动之兆,动和静必须相互循行,又相互含蓄。 神气意力,合一集中。前面所说的精神、气息、意识、力量等等各方面的锻炼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而是整合于一身之中的,贯穿于动静始终,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谓“合一”,就是手与脚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神与意合,气与力合,内与外合;所谓“集中”,就是这六合必须统一、和谐、协调、完整。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如果完全掌握和运用了上述方法,才算得到了八卦掌的真谛。不然的话,只能算是学会了一套中看不中用的空架子而已。

八卦掌实战四十八法歌诀

作者: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06-7-11 16:47:38

身法 手法步法要相随,手到步落力必微。手脚俱到腰欠力,去时迟慢难抽回。 相法 对御群敌相法先,未曾进步退当然。退步审势如变化,以逸待劳四两牵。 步法 未从动梢先动根,手快不如半步跟。出入进退只半步,制手避招而安神。 迈法 功夫本从弯步来,两手变化随步开。高挑低搂横掩避,推托带领不离怀。 连步法 连步必三费法功夫,使手要简自然无。搭手转手是空手,机会恰巧是江湖。 固步法 固步不要两相齐,前虚后实差相宜。若要站齐前后仰,亦且腰短少灵机。 手法 偏重则随双重滞,外硬里软拈枪势。横推里勾身有主,只有吸手腰腹随。 力 人说冷弹快硬脆,我说冷弹是一般。脆硬细分无二致,发动全凭心力含。 存力法 只会使力不会存,力过犹如箭离弦。不但无功且有害,轻输重折而伤身。 续力法 力着他人根已断,若再续力彼难逃。此时惟有冲前步,长膀长腰一齐交。 降人法 快打慢兮不足夸,强制弱兮不为佳。最好比人高一招,盼顾中定不空发。 决胜法 彼力千钧快如梭,避强用顺快不挪。千人只有三五近,稍伸手脚不难遮。 用法 高打矮兮矮打高,斜打胖兮不须摇。若遇瘦长凭捋带,年迈无功上下瞧。 致闭法 手讲三关脚伸屈,一手三关脚直遇。肩肘腕胯膝可用,缩颈空胸步带躯。 接拳法 五花八门乱如麻,长拳短打混相加。你越快兮我越慢,我若发时神鬼夸。 摘解法 多少拿法莫夸技,两手拿一力固奇。任他神拿怕过顶,穿鼻刺目势难敌。 接单补双法 莫说两手仗坚兵,一来一往是其能。闭住右手左无用,双手齐来更无功。 指山打磨法 他人来手我不然,侧身还击彼自还。他若还时我入手,他若封时三手连。 脱身化影法 他不来时我叫来,他要来时我化开。不须手避凭身法,步步不离两胯哉。 背后转身法 伸手要小步要大,开步半跨贴身抓。跨步落地蹲身转,他要转时我鹰拿。 磕、砸、劈、撞法 磕来还磕我要先,砸右换步左手粘。劈来迭肘桩横立,撞来乾坤手摇圈。 半圈手法 他人手法多直线,跨上半步等如闲。即或指直打斜法,再跨半步不相干。 整圈法 四面敌人我在中,穿花打柳任西东。八方凭势风云变,不守呆势不守空。 心眼法 心如大将眼如法,见景生情能制他。最忌心痴眼不准,手忙脚乱费周折。 定眼法 四面刀枪乱如麻,又当昏夜月无华。矮身定睛招路广,步步弯行必赢他。 接器法 长短单双器固精,算来不如两手灵。铁掌练来兵一样,肉手偏我肱腕行。 保身法 以强胜弱不足夸,弱能胜强方是法。任他离弦箭快硬,左右磨身保无差。 乱人法 心乱先从眼上乱,千招不如掌一穿。对准鼻梁连环使,跨步制人左右还。 开合法 欲合先开是一般,见开防合不二传。诈败佯输知卷土,指东打西意中含。 定南法 任他千手千眼快,守住中心是枉然。不到要时不伸手,伸手就要发手还。 求近法 封闭固是护身招,躲过他人自逍遥。切忌远出尺步外,开门绕道法不牢。 六路法 他人六路是空言,我之掌法六路观。动步即能八方顾,瞻前顾后自无难。 不二法 法不准兮不妄发,发不中兮第二发。任他鬼神多灵妙,不钩魂兮亦裂牙。 防滑法 冰天雪地步难牢,前横后直记心梢。转动须用小开步,切忌挺身法打高。 稳步法 步不稳兮身必摇,脚踏实地胜千招。进取足趾退悬踵,不扣步兮莫回瞧。 小步法 回身转步必须小,步大舍身不灵脚。欲要转身迈半步,人难擒兮人不晓。 掌法 掌法虽分上中下,上下不过是掌架。圆转自如唯中盘,高下全从此变化。 忌俯法 低头如同眼不开,亦且身易往前栽。低头猫腰中枢死,全步全掌使不来。 忌仰法 紧背空胸静中求,挺胸袒腹悔难收。迭肚吸腰来不及,最怕转身不自由。 正身法 全身力量在中枢,自身歪斜力不周。别看步弯身必正,发手如箭不停留。 辅身法 身如君王腰腿臣,君正臣强可制人。进退躲闪凭身法,若无腰腿不生神。 扭身法 人来制我已贴身,此时手脚不赢人。左右吸收用扭法,化险为夷把人擒。 跨步侧身法 穿梭直入势难停,先发制人显他能。若遇比手接连退,不如跨步侧身灵。 左右甩身法 闪躲东方西又来,摇身一变甩身开。左右连环皆如此,前推后捋腰安排。 蹲步沉身法 身高架大路上三,举手招封势所难。蹲步沉身使就下,入我机关用法宽。 忌拿法 八卦之手不讲拿,我拿人兮我亦差。设若人多不方便,直出直入也堪夸。 忌站法 混元一气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 太上法 力要足活招要准,即或使空三不紊。招套招兮无穷极,精神法术在乎纯。 歌诀赞 四十八法意真切,练练说说不为神。要得所传神功到,几人三年试验深。 四十八法甚难求,见招使招不自由。十年纯功研究到,单人凭艺遨五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