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竹里,一种“扭曲”的艺术建筑之美,成都前往只需1小时车程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我在地球上 旅游 ,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从西昌自驾游回来,本想好好休息两天,儿子他们又约了舅舅说是去崇州竹艺村游玩,要去看看乡村最美的艺术建筑——竹里。
成都市区的道路十分拥堵,外出旅行的游人陆续回家车辆又多了起来。我们优选了一条线路还是在市区内走走停停,60公里的车程跑了整整1小时。
在景区附近的一条街道上吃了午饭,味道还不错,6个人6个菜吃了个精光,凉拌三丝和素炒笋子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到竹艺村泊好车已经是下午1点半钟了。
竹艺村地处崇州市道明镇龙黄村,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得名。
既然是来休闲我们就随性而转。
这是一个长廊,长廊两边都摆满了这样的农产品。酸李子,没清洗,上面还有些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黑、白灰,也没吃过,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酸,想想都流口水。鹅蛋,小孙女没见过十分的吃惊,说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鸡蛋,引得我们一阵大笑。黑豆,说是营养价值比黄豆强,在南方确实难得一见,不想在这里看见且多,有幸。
这长廊的建筑也不是中规中矩,极具个性特色,线条是扭曲的,但又十分的自然、协调,不觉得突兀。
什么是竹编艺术?竹艺村会给你诠释。
走在村里的小径上,琳琅满目的竹编器物让人目不暇接,每件手工都如一件艺术品让人赞不绝口。竹编挎包、饭勺、竹篮、风车件件栩栩如生。用竹根部雕刻的笑面先生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竹子书签小巧精美,我和舅子按属相每人挑选了一张,算是来竹艺村的纪念。
村子里这样的建筑很多,但都离不开一样东西,竹子。处处有竹香的味道,处处洋溢着竹子的情节。
小孙女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摆着造型叫我拍照,在步道上欢快玩耍,不知疲倦。
前来游玩的人很多,停车场里的私家车摆满了多个停车场。村道上的游人来来往往很是热闹,有的在购买竹编工艺品,有的在步道上慢行聊天看景,十分的惬意。
这样的休闲确也难得。这一刻,平时创业的艰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不易,感情的纠葛都可以统统抛向脑后,全身心地放松下来,给心灵一个慰藉,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灵魂安放的去处。
旅游 业的兴起,竹艺村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如今除了竹编工艺品越来越走俏外,其它产业也在走向成熟。有的村民打开小院,开起了民宿、客栈;有的村民改造住宅办起了农家小吃餐饮,生意也是兴隆。
这要是在夏天,不知又是怎样的一种境况,我想,前来消夏避暑的游人不在少数,可能会一床难求或一餐难得。
终于找到了网红打卡景点——竹里。
这个在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实际上是由70%轻型预制的钢木构架支撑起的一个内向重叠的环形青瓦屋面,而盘旋的屋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两个内向的院落,为室内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
竹里的建筑功能包括展示、展览、会议、民宿、以及餐饮、 娱乐 等多项功能。设计构思试图合理融入原有场地、周围村落以及自然生态资源, 探索 城市与新乡村建设的互动,实践新建造技术与当地手工艺的紧密结合,以及将传统营造技艺与预制工业化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实现融合。
不禁让人想起陆游的《太平时》这首诗来: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从顶上看,它就是一个闭环的“8”犹如八卦图案,在翠竹林间更是醒目;从大门看,它的弧形构造更显艺术家的功力,扭曲的线条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没有觉得别扭,反而更觉优美;从屋里看,两个大型落地玻璃的对面是坡度很大的青瓦,把空间让给了阳光,屋内就显得明亮起来。
我们要了两张桌子泡了5杯茶,把带来吃的水果、瓜子摆在桌上,一边喝着茶聊着天,一边观赏着这奇特的建筑,真的感觉很舒服。
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有时我们是拍照的人,有时又是相机中的景,真的感觉很美妙。
坐在景中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留念这里的竹编工艺,留念这里的网红竹里,明年夏天安排时间再来,消夏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