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旗的历代国旗

自古红、黄二色始终是越南旗帜的主色调,此色调早在越南李朝便已出现。

最初阮朝制定三色旗是根据八卦中的乾卦来制定的,乾卦乃六十四卦之首。上下皆由相同的乾卦组成其六个爻皆为阳。通称“干为天”。 代表“天”的形象。置于六十四卦之首、其次是象征“地”的坤卦,序卦传:天地定位、万物生焉。乾卦的先天八卦方位代表南方,阮朝的正式国号亦是大南(越南语:i Nam ,意为南方的大帝国)。 越南近代史上曾经沦为殖民地,又在独立后一度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所以历史上的越南国旗存在金星红旗外的另一个系列——黄底三横条旗。

黄底三横条旗是越南民族的民族象征旗。黄色代表黄皮肤(或代表越南土地),红色代表鲜血(或代表越南人民与鲜血),三横条代表北圻、中圻、南圻三个地区(或代表“自由”、“民主”、“人权”)。

法国殖民地时代,越南阮朝作为王朝旗使用了三横条旗。于是,日本的傀儡政权越南帝国作为国旗使用了新图案的三横条旗,这个国旗成为了越南国国旗的图案原形。 阮朝被消灭了后,保大皇帝受法兰西第四***和国政府扶植建立的越南国使用三横条旗作为国旗。

吴廷琰建立的越南***和国(南越)继承了黄底三横条旗。后来南北交火,引发了长达十数年之久的越南战争。

1975年,越南***和国灭亡,至今三横条旗仍然是国外反对越***政权的越侨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