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为什么更需要援助发展中国家 而不是发达国家
完全就是人道主义。发达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基督教讲究博爱,奉献。得到发达国家的援助,首先应该感恩!!
首先请看看那西方宣教士在中华大地上结出的极丰硕的果实:
一丶教育事业。宣教士设立震旦大学(上海)丶工商学院(天津)丶辅仁大学(北平)丶燕京大学(北平)丶齐鲁大学(济南)丶金陵大学(南京)丶东吴大学(苏州)丶沪江大学(上海)丶圣约翰大学(上海)丶文理学院(杭州)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南京)丶岭南大学(广州)丶协和文理学院(福州)丶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州)丶华中大学(武昌)丶湘雅医学院(长沙)丶华西协合大学(成都)。据一九三二年统计,学生人数***有六千八百馀人。历届毕业生总数约有七千人,以从事文化工作者为最多,对中国现代化有巨大贡献。
据一九三七年的统计,教会设有男子中学一百所丶女子中学九十五所丶男女合校的中学五十三所,学生总数约五万人。
小学方面,根据一九二二年的统计,高小九百五十六所,学生三万二千馀人。初小五千六百三十七所,学生十五万馀人。其後发展更为迅速,可惜没有较近的统计数字。
二丶出版事业。一九三六年有中文杂志二百十一种丶英文杂志二十七种。一九三五年出版的基督教丛书有四千种之多。
三丶医疗事业。一九三六年的统计,教会设立的医院有二百六十家,每家医院都附设护理学校培养护士人材。一九三零年,住院病人十七万八千馀人,在诊所受诊者三百一十馀万人。
四丶慈善事业。
孤儿院──据一九一四年的调查,全国有孤儿院卅七所,大都为教会所设立,牧养孤儿约二千五百名。除日常授以普通教育外,并教以谋生技能,天资聪颖的,资助升学,甚至有留学国外的。
育婴院──各地教会所设立的育婴堂,以上海徐家汇圣母院所办的育婴院为最着名,三十年来先後收容了二万五千多名。
盲哑学校──明道盲童女校(福州)丶瞽女书院(九龙)丶训盲书院(汉口)丶瞽女学校(长沙)丶重明女学(奉天)丶盲哑学校(保定)丶明心瞽女学校(广州)等都是宣教士所设。据一九二六年统计,盲人学校***有三十八处,收容盲童一千馀人。此外还在福州丶杭州丶烟台丶九龙设有聋哑学校,训练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麻疯院──全国麻疯病患者不下一百万人,以闽粤两省为多。教会帮助麻疯病患者不遗馀力,在北海丶杭州丶广州丶孝感丶沧州丶兰州丶梧州丶仙游丶烟台丶昆明等各处都有麻疯救济工作。一九一四年浸礼会在大衾岛所建麻疯院,规模最大,可容患者五千人。
养老院──老年人气衰力竭,不能工作,若无子孙奉养,往往流为乞丐,餐风宿露,朝不保夕,令人同情怜悯。基督教会常为养老院募捐,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账灾会──中国水旱天灾,并不罕有。每遇此种天灾,基督教会便引为唯一义务,负责救济,为灾民服务。一九一四年广东水灾,一九一八年华北水灾,一九二零年华北五省的旱灾,一九三一年长江流域大水灾。灾民受教会恩惠者不计其数。
五丶风俗改良。基督教反对八卦丶拆字丶风水星相丶拜假神丶立偶像等迷信之外,并极力消灭烟丶酒丶嫖丶赌四毒。
其他如助女子脱离缠足的陋习,组织“天足会”。又为培养青少年的德丶智丶体丶群四育而服务的“青年会”,初在天津开始,以後上海各地相继成立,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例如一九一四年欧战发生,中国有十五万华工赴欧参加後方工作,青年会特派干事百名随往服务。在“九一八”东北事变与“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发生时,青年会组织了“战区服务会”办理伤兵招待所,作裹伤,救护丶慰劳丶训练丶娱乐等工作。又设“难民收容所”联络当地基督教团体协助救济事工。
中国以农立国,农民最多,基督教对农村服务也极力推广,到一九三二年农村合作社已成立了八十馀处。“基督教协进会”在华北定县实施平民教育及农村合作运动早为世人所知。华东教会在唯亭划为“农村服务区”,浸礼会之於上虞,金陵神学之於淳化,金大农院之於鸟江,华西教会在重庆丶成都皆有农村服务工作。青年会编了一种平民千字课本,推动平民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
总括而言,上帝差派了西洋宣教士给中华儿女带来了丰富的恩泽。并且这些恩泽,还只是能改变人心丶使人赦罪得救的福音的副产品而已。基督福音是西洋文化的精髓,曾将西洋野蛮的民族改变为优秀先进的民族。中国同胞若能排除虚骄,谦卑接受,也必从落後丶贫穷丶苦难的困境中得到解脱。
许多中国人不察,也不仔细研究客观历史,随便将基督教定罪,认为是西洋人的“文化侵略”。其实这是“文化”的更新与素质的变化,正是中华民族所最需要的。
回顾近代中西文化接触以来,中国有由西洋输入极好的东西,便是舍己为人的宣教士带来的基督福音;也有极坏的东西,就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所贩卖的鸦片。可惜好些守旧份子与执政者不分皂白,将两者同加拒绝,就好似西洋人所说的,“将婴孩与它的洗身污水一同倒弃”一般愚昧。面临二十一世纪来临的今天,中华人民已有觉醒,但愿我们得着从天上来的智慧,好作出最佳的抉择,让上帝的恩光,继续照亮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