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融合给银器生产带来了哪些亮点?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朝代更替频繁,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但是,由于各民族在长期***存的生活中逐渐融合,对外交流进一扩大,加之佛教及其艺术广为传播,反使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切在银器的形制和纹样的发展中也打上了明显的烙印。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现了银提梁壶、银熨斗、银剪刀、银镊子、银钵、银勺、银筷子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墓内出土的一件镏金刻花银壶,长颈,鸭嘴状流,上腹细长,下腹圆胆状,单把,高圈足,把顶铸——深目高鼻胡人,壶颈、足等处有三周联珠纹饰。

壶颈相接处焊一周13个突起的圆珠,形成一圈联珠纹饰;壶腹与高圈足座相接处也焊一周11个突起的圆珠,又形成一圈联珠纹饰;足座下部再饰一周由20个突起的圆珠组成的联珠纹饰。壶腹部浮雕——周胡人图像,为三组相对的男女。第一组为战士出征前夜闺房情恋场面,第二组为次日早晨告别的场面,第三组为女子向战士祝福的场面。纹饰、图像有浓郁的罗马风格。这三组图案的人物头发、衣纹用细线刻画,线条简练流畅,衣物紧贴身上,显得极薄。从西社方输,人的类似金银器,最早发现于山西大同北魏窖藏中,其中海兽纹曲沿银会洗、镏金刻花银碗的造型和植物花纹、人物装饰等,都有西亚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银器的特点是以饰物为主,容器少见;从中亚、西亚输人的银器及装饰物数量颇丰:西方的形制或制作工艺在这一时期的饰物与容器上都有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银器对唐朝银器的风格有较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