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镇的历史沿革

安丰原为海滨斥卤之地,早在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已经形成陆地,为古扬州属地,因濒临沧海,常遭海涛侵袭,初名东淘。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因倭寇和海匪时常登岸人侵袭百姓唐太宗,意欲东征,委派大将军薛仁贵作战前准备。薛仁贵在东淘这片紧临大海的海滩上开挖了2平方多公里的水系八卦阵,训练军队,跨海平倭,留下遗迹,对日后安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催生作用。

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东台设置海陵监,监管南北八大盐场,安丰始为小淘场,亦称小淘浦。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至天圣十年(1033),西溪盐仓监范仲淹与江淮制置发运使张纶、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合力率领民众修成全长143里,世称范公堤的捍海堰,范公堤安丰段长约9.5公里,堤底部阔三丈,面阔一丈,高1丈五尺,壁身用砖砌成。不仅为盐民创造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播撒进安丰人民心中,从此“东淘”更名为安丰。后安丰专门建“三贤祠”以资纪念。 

明代安丰成为闻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场”盐场之一。明清以来,安丰镇区建成了南北七华里的古街,北起下灶星月桥,南至盐埧盈宁桥,遍布着“九坝十三巷七十二庙堂”的繁荣景象。四方商贾云集,店行坊馆星罗棋布,八百多家大小铺面,二千多人经营徽州的茶叶、油漆,江浙的绸布、江西的瓷器,中原的旱烟,远近各地的南北货。全场灶户19000多户,灶丁48000多人。明清经济繁荣时期,孕育了安丰灿烂的文化。

东台市辖镇。1912年为安丰市,1949年10月成立安丰区政府,1952年9月改称安丰区人民政府,1954年5月改称安丰镇人民政府,1968年4月改称安丰公社革委会,1980年8月改称安丰公社管委会,1983年8月改称安丰乡人民政府,1984年4月改称安丰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