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端午节,唐诗和宋词中有什么不同的描写?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的端午节(又称作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 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等)终于来临了。尽管目前关于这一节日的起源时间、原因等问题,还存在很多争议。端午节的节日元素,也存在着时代、地域、民族的差异,但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被众多朝代、诸多地域、民族比较***同认可并遵奉的,包括悼念屈原、龙舟竞渡、挂菖蒲或艾叶、喝雄黄酒、吃粽子、佩戴长命缕,等等。唐宋时期,诗人、词人们满怀激情,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描述端午节日习俗的诗词。
一、凭吊屈原,忠贞志洁屈原是战国晚期楚国贵族,他忠君爱国、志行高洁的情操,为世人传颂、景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最终绝望,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自投泪罗江而死。悼念屈原,也成为端午节起源的主流观点之一。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们,也创作出一首首讴歌屈原、抨击奸佞的端午诗词。
屈原剧照
唐代诗人文秀撰作的《端午》诗,一面点明端午节的起源,一面抒发诗人对忠臣遭到奸佞陷害,昏君错待而冤死的愤懑之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北宋诗人梅尧臣《五月五日》,也用沉痛的语气,描述了楚国人对屈原不容于朝廷,备受奸佞谗谤中伤的不幸遭遇的无奈和哀伤,只能通过采取向江里抛洒粽米,划动船舟这样小民们能尽微薄之力的方式,来驱赶试图啃噬屈原遗体的蛟龙罢了。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屈原生前的遗恨,是无法弥补的了。后人只能尽力追踪屈原遗志,传承忠贞不屈的高尚情操。
屈原 画作
苏轼则无愧于豪放派大家之誉。他在《屈原塔》一诗中,虽描述楚地人在千年之后,仍然为屈原的去世而悲伤、“哽咽”、“哀叫”,“眷眷不忍决”,他们世代传承着“投饭救饥渴”的风俗,以此方式,来缅怀屈原。不过,苏轼笔锋一转,对屈原之所以慷慨赴死的心态,进行了推定:“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从而一改诗歌前半部分的悲伤凄惨意境,以豪迈的笔锋和心态,暗讽了世俗对富贵的眷恋,讴歌了屈原舍生取义的英勇气概。
相较《屈原塔》的慷慨豪迈,在苏轼的另一首《六幺令·天中节》,虽仅用46字,就涵盖了端午节“虎符”、“艾蒲”、“纸鸢”、“粽”、“龙舟争渡”、“凭吊祭江”等主要节俗,一派节日欢乐气象;后文却笔锋陡转,运用“垂涕”、“鬓白”、“对泣”、“泪竭”、“断肠”等词汇,渲染出一幅凄惨悲凉的画面,与前后之豪迈、清新,可谓迥异奇趣。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二、食粽饮蒲,祛邪祈福早在先秦时,随着周易八卦、阴阳五行等思潮的盛行,人们逐渐认为,夏历五月为午位,初五若逢午,就是重午。在八卦中,午居离位。离属火,丙亦属阳火,所以,五 (午)月初五(午)逢丙午,可谓火上加火,此日堪称“毒日”。人们甚至认为,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所谓“五毒”,从五月五日午时开始活跃,毒害人间。
因此,端午节日,人们创造出许多办法,如用天中五瑞,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山丹五种植物,以祛除瘟疫毒害,祈求康健吉祥。在这一信念支配下,人们陆续创造出吃粽子、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挂艾草或菖蒲、沐兰汤、缠系五色丝线、戴香包等端午节日风俗。
粽子
这些端午饮食、佩饰礼俗,在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创作的诗词中,也有大量的体现。唐代诗人和凝《宫词百首》曰:“绣额朱门插艾人,羞将角黍近香唇。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将端午节中,粽子、艾草、五色丝线等几大重要节日元素,用寥寥28字,传神地描画出来。
北宋词人欧阳修《渔家傲》,描画了人们在观赏榴花妖艳、雨润绿杨清新自然美景,聆听黄鹂婉转啼鸣的同时,兴高采烈地包裹、食用五色新丝缠系的角粽,痛饮菖蒲美酒的节日盛景: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朝诗人陈造《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菰粽蘸蜜彩作丝,竹萌尚箨榴未子”,项安世《次韵和黄江陵重午二绝》“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及项安世《重午记俗八韵》“菰饭沾花蜜”等诗句,都告诉我们,宋朝人吃粽子时,喜欢蘸着糖或蜂蜜吃。这种吃粽子法,更加香甜爽口宜人。
粽子蘸蜂蜜,想想都甜啊
苏轼的《浣溪沙》,也栩栩如生地描画了端午节时,美丽的女子们用满溢芬芳的兰草水沐浴,洁净身体,然后在白嫩似玉的胳臂上,轻轻缠绕上象征祛邪康健的“长命缕”;在高高挽起的云鬓上,插上辟邪的“艾符”。欢愉的节日情愫,跃然纸上: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尽管很多地方民众,大都将五色丝线或系于胳臂,或佩戴在身上,但唐代诗人褚朝阳却在《五丝》诗中,仅用“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寥寥10个字,就向后人揭示了当时越地(今浙江一带)民众,传承楚国(地)将五色丝线,缠绕在截取的竹节上的风俗。颇具地域特色。
唐朝后期诗人殷尧藩(780年—855年)《端午日》诗,却一反众人端午节日愉悦、狂欢的心态,以一个老年人的颓废心态,感慨自己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每逢佳节愉悦清爽,而是“老去谁知感慨生”!“鬓丝日日添白头”的老年人们,已经不愿意象年轻人那样,佩戴祛邪的艾符,嬉戏逐闹;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静静地端一杯蒲酒,聊聊生平而已。
全诗悲伤无聊的意境,颇受后人讥讽。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众多老年人心态的真实写照?毕竟,象苏轼那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老人,还是寥寥可数的。何况,面临着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混战、朝廷权贵争权夺利、宦官擅权、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社会现实,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未来命运的担忧,又还有什么节日,能让已经通透世间风情的诗人,再有愉悦和激情呢?
风雨飘摇的唐王朝
相比较而言,唐玄宗李隆基一则因身为帝皇,自带雍容华贵的心态和气象;一则因亲手开创唐朝最鼎盛的“开元盛世”,心得意满之情,不觉跃然笔端:“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亿兆同归寿,群公***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
唐玄宗与杨贵妃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人生抱负的南宋爱国大臣文天祥,在端午日接到朋友寄来的一支艾草后,心有感触,决意不顾时代悬远,山海辽阔,也要仿效屈原那样,“丹心照夙昔”。
三、龙舟竞渡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节俗,传说起源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江边的民众竞相驾驶船只,去拯救屈原的活动。东晋葛洪《抱朴子》记载道:“屈原投汨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后来,龙舟竞渡就成为端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地区、民族,盛行不衰。
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们,也灵感喷涌,创作出一首首端午赛龙舟的绝佳诗词,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竞渡美景。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仅用字,既描绘了天气晴朗、鲜花盛开、燕莺鸣啼的自然闲静美景,也惟妙惟肖地描画了一幅端午竞渡的激烈比赛盛况: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南宋词人刘克庄也撰作《贺新郎·端午》,描绘出端午节时石榴花盛开,人们佩戴艾虎等辟邪饰品,人山人海观赏龙舟竞渡的热闹景象。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