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让你了解一人之下中出现的拘灵遣将! 同步文化说传

《一人之下》中出现的拘灵遣将解析如下:

“令牌”,是与法铃、铜镜、七星剑等齐名,用于召神役将的道教法宝,也叫“五雷号令”或“天皇号令”,是法官用于召将和遣将的法器。“召将”即召请天将,雷法(道教呼风唤雨、降妖伏魔的法术)理论认为法师手持令牌。

在空中书符同时击打令牌侧面可以召来天将。“遣将”,亦作“发遣”,即在雷部天将到坛后,法师通过宣读“意文”传达本次法事的目的,例如祈雨、开晴、驱治等,再使用令牌朝天将发出具体指令,施展种种威灵。

通常,令牌需要与法师的存思、内功和祖炁(音同:气,道家指人体内的能量)相配合。法师在召将时,需要将外在的炁与体内的炁,在身体中的“雷城”(可以理解为“气场”)内“混合”。其次,以令牌的左上角沾法水,在桌子的东南“巺(巽xùn)位”上画一个代表全阳的“乾卦”。

然后导引身中的炁出至体外,三击令,“一击天门开,二击地户裂,三击万神降”,公众号嗣汉天师府,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乾卦”破为全阴的“坤卦”或代表风雷的“巽卦”,名“开乾破巽”。在“三击万神降”时,法师还要配合存思,“桌角飞射一道金光”,冲开西北角上的“天门”,使天君官将腾云驾雾、掷火流金来到坛前听候法旨。

例举现存于故宫钦安殿的几种令牌,主要分属清微、神霄、灵宝及酆都诸法。

“清微法”系令牌

此种令牌坊间极为少见,可见钦安殿保存之实物意义极大。其余令牌大部分可在清微道法集合中找到符文相仿之符,但难考其流源。

清微法,据《清微仙谱》载,该法源自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第九代南毕道将雷法授予黄舜申,黄遂以擅雷法而闻名京师,受南宋理宗召见。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年)赴召,授为“雷渊广福普化真人”。

据《清微应运》称,其法传自元始天王(即元始天尊),汇集“上清、灵宝、道德、正一”四家之精粹,强调人的内炼和外用,认为内炼是道法灵验之根本,外用是内炼的体现,故称“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咤雷霆”。

“神霄法”系令牌

神霄法,出现于北宋末年,以徽宗时期的林灵素、王文卿为代表人物。从文献和现存仪式来看,该法承袭了早期《灵宝经》的内容,并加入“雷霆三帅”(邓、辛、张三位雷部天君)的策役作为其特色,注重外在的“曜煞推演”与内在的“真气炼化”。

现陈设于钦安殿红漆描金小卷书案上令牌锦盒内,正面龛内浮雕“勾陈天皇大帝”人首蛇身像,中间有“天皇御政万神疾摄”以及“天敕天奭晶精湿赫”等字,反面有“天皇号令”等字样。

后世留有大量神霄法不同时期和师承的著作,例如成书较早的《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大致沿用《灵宝度人经》的内容与逻辑,并未明确提出令牌的运用。《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偏重对“欻火律令邓天君”和“五方蛮雷”的召遣。

虽然该书未直接提出“斩勘令”或“欻火令”,公众号嗣汉天师府,但后世出现了以“邓天君”及“斩勘法”中符咒为蓝本的令牌。《先天雷晶隐书》则强调“天母”、“天皇”,在雷部天将中多选用“飞捷报应张使者节”(张天君,名讳张节),多见使用“天皇号令”(同时调天兵天将、雷部神仙的令牌)。

令牌属祖讳令,正面右上方贴有红签,上书“北方敕镇法坛用”。上刻符图一道,与“神霄法”中“祖讳”或“使者号”令基本吻合,外以“后天八卦”环绕,其形制有别于一般令牌,背后有双团龙纹,从红签上的内容推断,公众号嗣汉天师府,是在斋醮仪式用来敕镇北方法坛时所用 。正面刻有“天敕天摄天灭地敕地摄地灭令”等字样,背面则有“雷霆都司欻火律令”等字样。

“酆都法”系令牌

该法令牌式样有六,以“酆都令”统称,主要包含“酆都号令”及“酆都正令”两者。前者“用枣木,长五寸,阔二寸四分,厚八分,以六丁日雕成”,并附“敕咒:酆都号令,万神咸听。上至九天,下及幽冥。吏兵猛将,有令敢停。拒逆违命,法有常刑。急急如酆都大帝律令敕”。

令牌正面刻“九泉号令符”等字及“P”字形排列的秘咒,背面则刻有星象及敕(chì)咒,据记载由郑知微(宋代道士)所用,需要与《黑律》(北帝派道书)配合,方能如法发挥作用。该令具有肃杀之气,所以需要选择癸亥日及诸亥日(天干地支的最末)、十恶大败日(指甲辰、乙巳、丙申、丁亥、戊戌、己丑、庚辰、辛巳、壬申、癸亥这十日。

办事、喜庆之事皆忌)、受死日(不吉祥的日子)等具有强烈“肃杀”含义的日子雕琢。在木材选择上以枣木、栢木、枫木、桃木、梓木为上,其他木不得用之,犯者临事不成。该令还有明确禁忌,即不可将令传与破伤形体髡流之人(指受刑罚、剃发流放之人)。

“灵宝法”系令牌

灵宝斋法侧重发炉、出官,古本无令牌,宋末元初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传度醮仪”始见令牌,在传授“东华教法”时师要执令牌诵咒。此后,师父才能将令牌授予弟子,弟子行三礼受之。嗣法弟子必须配备令职、治事佩印,方能策役三界灵官。

另有一木牌属净尺。五面有符,形制不同于普通令牌,是一种功用类似“惊堂木”的道教法器。斋醮中,高功代表天尊说法或代祖师嘱将,至关节处鸣尺镇堂,大众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