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大拱北的历史沿革
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初称祁家拱北。至第六代出家人祁道和时期,因该拱北建筑规模宏大,遂改名为大拱北。它是戛迪林耶门宦的总拱北,辖有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四川等省区的40多座寺、亭、静修地和拱北。原建筑院落层叠,华丽精致,主要有禁亭院、陵园、经堂院、礼拜寺、经文学校、花园、住宅院等。1928年毁于兵燹,所藏古籍文物丧失殆尽。1932年,由其当家人马永观等主持复建,相继建成砖木结构的3层八卦形墓庐、礼拜寺院、前后花亭院、东北院等主要建筑。“文化大革命”中,部分墓庐被毁。1981年由当家人杨世俊主持在过去基础上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