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钺的八卦子午鸳鸯钺

八卦子午鸳鸯钺是八卦门中专用器械,亦名日月乾坤剑或鹿角刀,均以其形状命  名。钺为双器,两只相同,左手持之为阴为雌,右手持之为阳为雄。据传董公专  练此器,得心应手。此器虽小然舒展颇大,且专制长器。练法以八卦绕圈为基础,

非八卦先天转掌纯熟而不能演练,内含八字为八门 :勾挂擒拿割拉挑扎,诸式  有左必有右,左右相同。逆时针转为阴,顺时针转为阳,阴阳各为八门,每门八  式,***为六十四式,以遵八卦。

(1) 乾门:掐

(2) 坎门:拿

(3) 艮门:托

(4) 震门:抱

(5) 巽门:割

(6) 离门:搅

(7) 坤门:撩

(8) 兑门:推

关子午鸳鸯钺,作为八卦门流传广泛的双器械,始于评书《童林传》、《雍正剑侠图》。它的流行式样是后人根据艺人书中的描述创造发展而来。也因为如此,各家在样式、尺寸等方面可谓千奇百怪、多种多样。

程有龙所传承的八卦子午鸳鸯钺分为三趟即:八门金锁、二虎擒龙、双蛇戏凤。 八门金锁对应八大掌,囊获掌式变化而成为一对铁掌。二虎擒龙是针对枪、棍等长兵的功防技法, 双蛇戏凤则针对刀、剑类短兵。钺的技法历史上以单式单操为主,训练有明确的针对性。我们见到的各种套路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为适应竞赛而派生的产物。

做为集刀、剑等多兵器技法于一身的子午鸳鸯钺,其俗名很多,有称鹿角刀、弧型剑、日月双镰等等。八卦子午鸳鸯钺是业内的简称。其全称为:鹿角、凤眼、鱼尾、蛇身、熊背、四尖九刃十三锋、八卦子午鸳鸯钺。

其前刃长,后刃短,并非等边等距。关于尺寸上的问题,由于历史上传统武术的训练本着练重使轻的原则,这点在八卦枪、八卦刀、八卦剑等不仅重而且长上都是如此。您可以结合自身身高、体重、以及配重来良身打造,这说的是练重。早年人练重不为表演。

至于使轻,双钺作为能随身携带的短兵,如果过大,则失去了其隐秘、随身携带的特点。业师吴教运跟我提及,程有信早年在天津曾一度长期住在家师的庙中,年节前弟子买来窗纸糊窗,因一时手头没有合适的刀来裁纸,程有信随手从后腰取出一对小巧的鸳鸯钺递过去,说试试这个,一刀纸一划而过,由此可见其锋利。其中部掌握之处,大小正合手掌的攥握,四尖的形态、比例与大钺无异,只是按比例缩小。这样不仅轻巧便于携带,当对方持械来攻,双钺在手,如同一对铁掌对敌......  此外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地域、支系的传承中,三尖钺同样也很流行,并且均以天津为源头传播开来。其因由非三言两语能阐述。由于失去了一尖、两刃,三个锋口,从而导致大量的实用技法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