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好作家啊都会自杀?

海明威吞枪自尽,海子卧轨自杀,三毛上吊自杀,太宰治四次自杀未遂,最后一次成功自杀,傅雷夫妇自缢,亚里士多德也有可能是自杀。还可以列举一些有过自杀念头的文学巨匠,比如德国作家黑塞就在其作品——荒原狼,明确表示过到了50岁就自杀,还有英国文学家兼政治家丘吉尔也曾表示出想要自杀的冲动,记得托尔斯泰也曾因为心理障碍想要轻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中描述的感觉就是他自己,还有加拿大临床心理学家Jordan Peterson也饱受精神问题而有过自杀的念头,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也因为不得志和家庭原因想要自杀过,还有书本华,尼采,康德,等等等等。

先回答他们的作品为啥那么牛逼,我认为肯定与他们从小的经历有关,后期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想法。作家为啥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因为他们的作品能与绝大部分人***情,经久不衰的作品不仅需要广袤的经历和见识更需要一种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且长远的洞察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孕育出的作品不管放到哪个时代都能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为啥丘吉尔的作品能让当时每一个英国家庭因为书柜有一本自己的书而感到自豪,黑塞的荒原狼在半个世纪之后还能在美国掀起一片狂热的 “狼潮”。什么东西是恒古不变的,这些作家到底洞察了什么,才能写出如此旷世之作。

我想这个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人性,这么多年了,纵观古今,唯独人心不古。善中带恶,恶中存善。就像道教的阴阳八卦图,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一个聪明人他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信徒,因为他们与大部分人不同的一点就是他们善于思考。造神者的目的就是为了集结一群 “乌合之众” ,所以释迦摩尼其实并不希望后人将自己供奉于神坛之上,只有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才会试图去造神。

经历得多跟自杀有没有关系,答案是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你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经历过战争,饥荒,物质匮乏年代的人按道理有大把素材可以去写作,但反而自杀的人却很少?因为他们存在集体信仰这一东西,对此坚信不疑,不会迷茫。然而在和平年代,人对于物质不再过度需求,反而去追寻更高精神层次的东西,如果没有一个信仰引领者,那么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将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他们不想与任何世俗的东西沾上边,就像黑塞很讨厌的那种市民阶级一样,更不想成为一个绝对的造神或信仰者,比如尼采的 “上帝已死”和罗素的 “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这些批判大一统思想的言论和书籍。

我觉得每个伟人或者作家内心都是存在双重人格的,就是这种双重人格可以帮助他们认清形势,保持个性。这种双重人格会造成内外强大的反差感,从而会形成对周围人巨大的吸引力或者说人格魅力。就好比一个矮个子男人拥有一颗巨人的心,或者一个萌妹子拥有一颗抖s的心。不过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的这种双重人格呢?

我想归根结底还是童年的遭遇,就像佛洛依德说的 “童年经历作为潜意识,成为一切行为的操控者”。这些文学家和伟人的童年也不能说很惨吧,至少还是能保障物质基础的,但是可能从精神层面会经受常人难以理解的遭遇。比如书本华就是遭母亲抛弃,Jordan peterson年幼丧父,丘吉尔也是因为父亲在自己年轻时死于梅毒。一个父亲失位的童年肯定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巨大安全感的缺失,再加上一些其他经历,比如遭受人格侮辱或排斥或者侵犯,那就更不敢说这个人之后会形成怎样一种个性了。就是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童年,造成了他们过于 “强大且不可动摇”的外表,但还是拥有一颗敏感且脆弱的心。

所以黑塞才会说自己拥有狼一样不被世人理解的人格,尼采痛恨弱者,丘吉尔一会儿作为少数民族支持者一会儿又辱骂印度人,佛洛依德时而讽刺女人时而又抬高女人,by the way我从龙虾教授的 “人生十二法则”里也读出了那种黑塞式的矛盾感。就是这种深入骨髓的矛盾和巨大的反差感让他们能理解世俗却又不安于世俗。

不过这也是他们大部分人得神经症———抑郁,躁郁,焦虑,强迫症的原因。其中不乏许多人忍受不了精神的巨大折磨而选择了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