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岛景区的三贤墓葬

微子墓位于微山岛中部的凤凰台上,传说曾有金凤凰落于此。凤凰台海拔91.6米,是全岛的最高点。据说,微山岛是因微子葬于此而得名,湖又因山取名,县也因此而冠名。

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线庶克。微是其封国,子是其爵位,故称微子。另有微子食微国之菜则称微子之说。微子的母亲原是帝乙的妾,生长子启次子仲衍后,立为皇后,又生三子受辛即纣。帝乙及皇后欲立长子启为太子,太史不同意,据法争之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帝乙在位37年,死,立纣为帝。纣王执政后,昏庸无道,沉湎洒色,耽于朝政。建造鹿台,,肉林酒海。纣王听信费仲、妲已谗言,利用炮烙等酷刑残害忠良。有不满者,用酷刑;直谏者,重杀轻囚。其克微子数谏不听,因而就想以死询国。然而当他离开北京城后,却又迟疑不决,于是又跑回来向太师箕子和少师比干说:“我们殷国没有修明的政治,纣王又这样不听劝谏,我看殷国终将是灭亡的,我是该去国远行,还是该留下来保护自己的家呢,你们看我该怎么办?”太师箕子和少师比干叹了口气说:“王子啊,老天爷重重地降下灾难,来灭亡我们殷国。你留下来,如果眼见得国家太平,自然也没什么遗恨。如果身死国家还是不能治理清明,那倒不如早日离去的好。”微子听了,痛苦地沉思了良久,终于出国逃亡了。微子走了,纣王算是少了一个“政敌”,可太师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也不是外人,他还是一个劲儿地劝谏纣王。这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结。于是箕子就披头散发,假装为狂人,希望纣王能受感动而惕然猛省。不过他的假象被纣王的宠妃妲己看破了,妲己哄劝纣王,把箕子囚禁为奴。直到周武王推翻了商朝才被释放出来。少师比干对纣王的所作所为再也看不下去了,就又抖起胆子置生死不顾去劝谏纣王,话可能说的尖锐了些,纣王不听很生气,说:“我有这么多毛病,难道你是圣人吗?我听说圣人的心眼特别多,有七个孔。”于是就命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极其残忍地观看他的心。这三个人的事,就是孔子在《论语·微子》中所说的“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周武王伐纣推翻了殷朝,微子抱着殷朝宗庙的祭器,双手捆缚于背后,袒露上身,跪行在武王面关,向武王陈说纣王虽然荒淫无道,但殷朝的先人是无罪的,请求武王不要断绝殷朝的宗祀。好在周武王这个人是很宽容的,他亲自替微子解开缚绳,宽慰有加,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今之河南商丘),以祀殷后。武王死一,武庚乘机谋反,周公旦奉周成王之命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并把微子封于宋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以后为宋国,都于商丘,用殷之礼乐,为周客不称臣。世人仍称他为微子,由于商朝历史上盘庚曾迁都于殷地,故又称殷微子。微子为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国留邑(即今微山岛)的小山上。

微子墓呈圆形,高10米,建筑有正殷、偏殷、碑亭等,已形成了仿古建筑群。拜台上方砖铺地,上置供案宝鼎;正殿内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高3.5米的微子像栩栩如生,大型壁画“殷微子世家”翔实古朴,以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三千年前殷商时代的历史画面。墓前有石碑数幢。主碑为汉丞相兰陵人匡衡所立,碑文“殷微子墓”为汉代书法家南昌尉梅福所题,横额曰“仁参箕比”,系侍中般伯篆书。墓区柏树丛丛,滴翠凝绿,远远望去,殿堂亭庑金碧辉煌,在碧水的辉是非曲直下蔚为壮观。微子林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大殿四座,前面两座为八卦阵、封神台,后面两座为商颂宫、宋君殿,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表现历史故事。 张良墓在微子墓南2公里处。墓前有清乾隆二年所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今河南省颖川)人,姬姓。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年劲的时候就很有抱负。秦灭韩后,他立志报仇复国,于是广交仁人志士,重金聘求侠士刺客,伺机刺杀始皇,未果,为避祸逃匿下邳,继续结交四方豪杰,寻找复国之道。他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后,辅佐刘邦南征北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人们把他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他在汉韩天下既定之后“功成不居,急流勇退”,不为名利爵位而动,较小,以示自己没有野心。于是刘邦便封他为“留侯”(留,古国名,秦时置县。现已没入微山湖中)。张良晚年退避封地不问政事,死后谥封“文成公”,葬于封地留城的微山之上。张良生前是以谋略出名的,死后似乎也很有“灵气”。传说墓附近的人家要是碰上婚丧嫁娶,需要设宴而杯盏不够用,只要到张良墓前奉上一柱香,就可借到碗盘。而且不管什么饭菜,只要用这些碗盘盛了,味道就变得十分鲜美。但是有一个地主家办喜事,由于贪心,借的碗盘没有归还,人们再去借就不“灵”了。看来,张良生前没做“三万户侯”,好像也不怎么富裕,似乎只有一套碗盘。

张良墓为山东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墓前建有汉阙、拜台、甬道、墓围、石仪及张良仿青铜雕像。墓后建有仿古“留侯祠”,内置有出自名家手笔的与张良有关的诗、书、画等作品和出土的汉代文物。左右建有配殿,曰“炎汉春秋”、“布衣汉青”。张良墓旁在还有“松抱槐”、“透亮碑”等,现已不存。世人敬慕张良,纷纷逐其墓而居,墓前已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村庄,叫“墓前村”。 位置在张良墓景区的“微山湖文化园”内,占地近百亩,系我国规模较大的佛教建筑。整体工程为五层大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第一层大殿名“普渡寺”,为当代书法大家王学仲先生题写,“大雄宝殿”四字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的遗墨。殿内另有数十幅楹联题款均出自名家的手笔。阁中观音高49米,为世界之最。美哉、壮哉,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