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图是如何发现的?
然而宇宙万物之间的阳阴到底是怎么转换的呢?转换的规律是什么呢?伏羲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有一天,伏羲在河边捕鱼,逮住一个白色的龟。这只龟龟形近圆,龟爪像龙,周身洁白,玲珑剔透。龟身上的纹理错落有致:中央有五块,周围有八块,龟盖外围有24块,腹底12块。
伏羲认为这只白龟是个神物,所以就没有把白龟吃掉,而是挖了个池子,把白龟放养在里边。伏羲每次逮些小鱼虾去喂白龟时,白龟都会凫到伏羲跟前,趴在坑边不动弹。伏羲没事儿就坐在坑沿儿,边看白龟边思考宇宙万物之间的规律。
有一天,伏羲折一根草秆儿,在地上比着白龟盖上的花纹画。画着画着,竟画出了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然后,他在四象的基础上,用一通道儿当阳,一断道儿当阴,一阳二阴,一阴二阳,来回搭配,画来画去,竟产生8种新的符号,也就是八卦图,即先天八卦。
八卦图画出来后,伏羲把象征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按照龟盖中央的五块纹理的秩序排列出来;把象征八卦的“乾、艮、震、巽、坎、离、坤、兑”按龟身周围八块的纹理秩序排列出来;把象征二十四节气的符号按照龟盖外围24块的纹理秩序排列出来;把象征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龟腹底12块纹理的秩序排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