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大帝一世英名为何三十年不葬祖母孝庄?
康熙迟迟不让孝庄入土为安这事,一直是一桩疑案,虽然众说纷纭,但总结起来都是些桃色艳闻。
比如有人说,是因为孝庄并非皇太极所封的皇后,在他生前,只是个妃子,而且还是个不受宠爱的妃子。所以孝庄决计死后也不和其他妃子去争风吃醋,这才是她不肯葬入昭陵的原因。还有人说,是因为孝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由于没能为皇太极守节,所以死后没有颜面去见皇太极。吃瓜群众关心的是八卦,但是我认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情感。
首先,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在正史上没有说。如果仅凭多尔衮和豪格争夺帝位到白热化的时候,多尔衮提议6岁娃娃顺治继承帝位,就说多尔衮和孝庄有什么情什么意,我认为太不严肃。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多尔衮的胜算并不大。毕竟皇太极在位的时候,许多王公大臣都得到过他的恩宠,因此大家不管是从对先帝的情意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上,坚决拥立皇太极之子继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豪格的胜算远远大于多尔衮。只是,关键的时候,豪格智商不足,居然想学皇太极玩一把谦让,结果把即将到手的皇位给让没了。但是,就算如此,王公大臣还是坚决要求立皇太极的儿子为继任者。毕竟皇太极不止豪格一个儿子嘛。
多尔衮明白,如果硬要坐上帝位,这些人肯定不答应,到时候就会引发内乱,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基业毁之一旦。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将皇太极的九子福临推举为帝。由于福临年幼,他任摄政王,代理朝政。显然,福临之所以能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主要是因为他年幼无知,易于摆布的原因。所以,不要说多尔衮是受孝庄美色引诱什么的,才推举福临。福临登基后,在多尔衮的安排下,居住在乾清宫。
母子很难相见,孝庄想要传话什么的,还要偷偷摸摸让苏麻喇姑去做。如果她和多尔衮有不可言说的关系,多尔衮至于防火防盗防孝庄吗?那孝庄为了大清基业,牺牲色相下嫁多尔衮,自然也难成立了。那么,康熙为何在长达37年的时间里,不安葬祖母孝庄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孝庄在病危时曾交待过,她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不得不说孝庄这是给康熙出了个难题。要知道,清朝是个特别讲究祖制的朝代。孝庄太后死后,理所应当运回盛京昭陵,与皇太极合葬在一处。而孝庄却提出她死后在孝陵附近安葬即可,这显然是有悖祖制。康熙和孝庄的感情又特别深厚,自然不愿意违逆孝庄的心愿。因此他在东陵一侧,暂时修建了一处暂安奉殿,将孝庄的灵柩暂停在里面。想有个两全之法后,再安葬抚育了他的孝庄。
那么,为何康熙迟迟不肯安葬孝庄呢?孝庄临死前也说了她想和儿孙们在一起,都葬在孝陵中。可问题是,东陵里已经躺着顺治帝。因为顺治帝是入关后第一个下葬的皇帝,再说,当时大家也没有想到孝庄会不愿意和皇太极合葬昭陵,所以在当时修建陵寝的时候,顺治的陵墓占据了东陵中最好的地方。问题是孝庄辈分在顺治之上,所以,东陵里肯定是没有合适的地方作为孝庄的安身之地了。
康熙自幼得到过孝庄很多疼爱。后来被选为继承人,孝庄也是功不可没。再后来,康熙继位后又是孝庄替他出谋划策,最终一步步将皇权集中到了手中。因此,孝庄对于他而言,不光是长辈的疼爱,还有事业上的帮助,所以对于孝庄的死,康熙悲痛万分,在她死后,还常去她的灵前哀悼她。正是有着这样深厚的感情,康熙不忍心草草将孝庄下葬。他要为孝庄找一个最理想的地方,再好好修建陵寝,然后体面地下葬。但就是因为这样想,而大臣们建议的地方,都不是理想的葬身之地。
于是这事一拖就拖了37年之久,直到康熙去世,他都没能把安葬孝庄的地方敲定下来。雍正继位后,有大臣再次提到了孝庄尚未入土为安的事情,并在奏折中说,自从圣祖将孝庄太后暂时安于东陵以来,国家昌盛,皇室子孙繁衍,百姓安乐,因此,这位大臣认为,孝庄太后暂安之处,便是吉地。雍正也认为这话有道理,于是便在此处修建了昭西陵。这样,孝庄才算入土为安。(参考史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