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大侠告诉我司马迁写的史记里有许多秘密,请问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

一、读万卷书

司马迁继承父亲做了太史公。虽然民间流传的诗书不多,但皇宫中史书还是比较充分的。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有修史的传统,秦皇焚书坑儒时,民间史书都被烧了,但各国的史书都保存在咸阳宫,后来项羽防火少了咸阳,史料损失惨重。不过到司马迁的时候,存在的史料还是比较可观的。可以用一件事说明,例如《史记》在西汉是被禁的,民间没有流传,但是在汉朝皇宫有保存,班固做了史官被赏赐了史记的副本。很多历史都是由官方保存下来的,司马迁作为太史公是掌握最多历史资料的人。他父亲也曾想作这么一本书,应该给他也留下了不少资料。

二、行万里路

司马迁年少时曾游历中国各处河山,遍访古迹,在这期间收集民间散落的故事,传说。其实史记中很多故事并不是严格的史实,而更接近传说,比如讲伊尹,说他母亲晚上做梦梦到天神,天神让她一直向东走不要回头,她走了十里忍不住回头,发现自己住的村庄都被水淹了,她因为没有听从天神的话收到惩罚变成了树,伊尹就在树洞下出生了。再如张良年轻时候帮老人捡鞋,被黄石仙人赐予天书,这些故事显然并不是史实,大概是司马迁游历之中收集于民间的传说。

三、天马行空

其实很多学者现在认为《史记》的文学价值更大于史学价值,史记里边的故事都很丰满,人物的语言,行为很多时候都写的很详细。这些即使是作为太史公,除了《战国策》、《国语》等等史料中的记载,司马迁也不可能都知道的那么详细。我觉得这中间肯定有很多部分是太史公自我发挥的。只有合理的自我发挥,才让历史真正活了起来。不过我觉得史记相比于郭沫若的历史研究已经靠谱很多很多了。

史记是中国历史几千年里难得的好书,值得推荐,太史公是我最敬仰的人之一。

我觉得所谓的史实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研习历史,是为了知兴衰,明得失,学会思考,学习史记,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苹果,司马迁写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真的,但其中的思想和方法,是永远都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