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从文《喜新晴》一诗有感
一九七○年十月,沈从文写下这首《喜新晴》。十月的湖北大约有些清寒了,但一日放晴,让大师心情大好,于是在金阳下散步。由于久病新瘥,一些感想油然而生,不免“稍有客心”。
人生七十古来稀,经历人生风雨的大师在想什么?七十而从心所欲,是否大师也有独到的理解?从这首诗中可以一探究竟。
对沈从文大师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大师是不断探索的一生,虽然后半生少有文学作品,但其精神境界却光照始终。在文字间行走一辈子,在晚年,大师将所郁结的情思都浓缩在了这些短小的字里行间。
“朔风摧枯草,岁暮客心生。”一派秋天景象,悲秋之情溢于笔端。北风摧折枯草,一年又近岁末。身在他乡,游子心境,何处是最终归依。浅处着眼,低调行笔。这也是大师一贯行事的准则。看尽人生繁华,对太多的世事迁变了然于胸,只是看多了,更多的是沉默。
“老骥伏枥久,千里思绝尘”,人生就是这样的状态,一个久字,道尽了生命的悲苦情愁。千里万里也隔绝不断人间的思虑。回首一路的足迹,点点滴滴都在心头。别人看似豪放的骏马,却也还是要套上辔头驱驰的。有太多不能道的言语,只能在内心回味。
“本非驰驱具,难期装备新。”本来就不是想做任人驱驰的工具,又怎么会去期待有什么好的装备在身呢?一个人的光环有太多又有什么用处,如果他自己都不喜欢。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只有自己才知道。
“只因骨格异,俗谓喜离群。”骨骼清奇非俗流,才情俊美,完美演绎。但在外人看来,只有鹤立鸡群的羡慕吧。一匹马跑得快跑得远,不是他的错,但往往被同类羡慕嫉妒恨。一个喜字,说出了别人的不理解。
“真堪托生死,杜诗寄意深。”对杜诗的理解因着年龄的增加而感悟更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生死有命,诗意难托。也是在深秋,大师默念着诗圣的句子,感慨万千。
“间作腾骧梦,偶尔一嘶鸣”,有时候也做个飞腾的梦想,有时候也嘶鸣出自己的呼喊。人生是错综复杂的,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有时候理想也不得伸展,有时候喊叫声也会被淹没。
“万马齐喑久,闻声转相惊!”如果到处都是沉默,那偶然的嘶鸣也会石破天惊。大家都转身注视,是惊叹,更是惊愕。这个惊字里头恐怕也有很多为呼喊者的担心吧。
“枫槭啾啾语,时久将乱群。”树梢上的絮语,似乎也不能私密。也会有一些流传,也会有一些纷扰。恐怕沉默得太久,马群里也会有些乱象的。
“天时忽晴朗,蓝穹卷白云。”天气总有转晴朗的时候。蓝天白云自由自在,多么爽朗。眼前的新晴也让内心深处变得明媚了。心晴就是内心久违的笑容。
“佳节逾重阳,高空气象清,不怀迟暮叹,还喜长庚明。”心喜而提笔,兴致高昂。所见的一切都让人留恋感怀。于是不再有迟暮的感叹,不再有悲秋的遐想。
“亲旧远分离,天涯***此星!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太白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启明星的含义也许蕴含了大师的理想。友人的亡故,对大师触动很大,但“生者实宜百年长勤,有以自勉也。”
晚年的沈从文还是怀一颗赤子之心,虽然表达有限,但情在心,言必行。相比同时代的许多文人,沈从文的性情,才情在经历时代风雨洗礼后,依然如初。这也是他能屹立文学大师行列的`重要标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必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ps:
因为看马蹄声先生的文字,更加深了对沈从文大师的向往。一直想写点文字,但有总感觉有些唐突。大师的作品万人景仰,我辈的理解和解读错漏百出。所谓开卷有益,那就边读边写吧。大师自比独轮车,虽然简单粗陋,却很实用。虽然平常,却也坚韧。大师的气量非是常人所能比拟。
沈从文是从湘西凤凰走出来的一代文学大师,他的点点滴滴,字字句句都牵动人心,让人思索。红网的梅花巷人,即马蹄声先生也是在凤凰成长出来的散文大家。因着马蹄声先生的一路指引,我对沈从文大师的向往更加迫切,回忆自小读过的一些沈从文作品,也夹杂着对湘西的理解和记忆,也想片言只语感受大师的人文情怀。
我不愿意将沈从文神话。大师始终以乡下人自居,并且以写乡土人生而欣慰。我想这是他平淡从容的精神境界所决定的。
沈从文的人生截然分为两个时期,他的主要文学创作是在民国,全然一个现代文学名家。而49之后,经历一些波折,进行了一些历史研究工作,在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取得了蛮多的成绩,也出版了研究专著。
因此研究沈从文后期的特定作品能知晓大师整个人生思绪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个意义上有一定意义。
附录:
喜新晴
朔风摧枯草,岁暮客心生。
老骥伏枥久,千里思绝尘,
本非驰驱具,难期装备新。
只因骨格异,俗谓喜离群。
真堪托生死,杜诗寄意深。
间作腾骧梦,偶尔一嘶鸣,
万马齐喑久,闻声转相惊!
枫槭啾啾语,时久将乱群。
天时忽晴朗,蓝穹卷白云。
佳节逾重阳,高空气象清,
不怀迟暮叹,还喜长庚明。
亲旧远分离,天涯***此星!
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
一九七○年十月。久病新瘥,于微阳下散步,稍有客心。值七十生日,得二儿虎雏川中来信,知肾病已略有好转。云六、真一二兄故去已经月矣。半世纪中,一切学习,多由无到有,总得二兄全面支持鼓励,始能取得尺寸进展。真一兄对于旧诗鉴赏力特高,凡繁词赘语,及词不达意易致误解处,均能为一一指出得失,免触时忌。死者长已矣,生者实宜百年长勤,有以自勉也。后用十字作结,用慰存亡诸亲友。从文于湖北双溪丘陵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