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知识形成“知识结晶”是一种能力。

相信有一部分人是 “书 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别人一说似乎都知道” 的尴尬处境,为什么会这样呢?

当看到古典老师这一段话时,使我感触很深。我就是经常出现看过的书什么都记不住,学习的知识根本就讲不出来,即便是说出来也讲不清楚,在写作过程中根本运用不上,很是苦脑。

按古典老师的说法,是知识存放和提取方式出现了问题,脑子里没有知识晶体,只有散乱的知识点。所谓知识晶体——就是将这些知识点连接起来,像晶体一样形成稳定的架构。通俗的讲就是知识的整合。像《超级智商》中斯坦洛维奇所称的 知识从散装变成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如何有效地提取知识,为我们的目标所用。古典老师讲到:

知识晶体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能力程度。

高手们的脑子里都是“一套套”的知识晶体。

所以——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你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

当知识在大脑中只有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不能产生联系的时候,它们就很容易被遗忘。

当知识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结构和联系的时候,也就变得更加容易提取和记忆啦!

既然知道了知识晶体,就是知识的整合,把散乱的知识点整合成稳定的结构。 那么,晶体的结构都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1 .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的树状结构。用数学方法证明最佳的抽象知识结构。最典型的,像书的目录、学习中制作的思维导图等。

2 .体现事物相互关系的关联结构。典型的有:金字塔结构,底层为基础,逐渐升级的关系结构;数学公式a=b+c展现的是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

3.体现先后因果关系的序列结构。最常见的是工作流程图结构,按照一步一步的去完成目标任务,是典型的先后序列关系。做一件事时,从上到下全做完才算完成,这是典型的因果结构。

4 .体现数量差异关系的数据结构。平常经常见到的各种统计表,图和曲线等都是数据结构。

当然,知识的晶体结构还有很多,像太极八卦图,结构显现巧妙,自身携带美感,让人叹为观止。

知道了将知识形成知识晶体是一种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呢?古典老师文章中讲到三个有效方法,非常认同。

第一.大量看模型。 要大量学习已经总结出来的各种结构。思考这些模型希望表达的关系。使用这些框架来解释自己现有的知识。

第二.自己尝试模仿。 自己体验制作思维导图、关系图等,找出区别,反复调整,试着用图、表来描述知识。

第三.强迫自己写本书。假 想自己写本书,试着找出所有问题,按照逻辑讲这些问题的知识形成目录。

难道说,那些大咖们的知识,都是在这三个方面儿上的尝试中学到和提升的吗?对这一观点,深有同感。我们每个人要善于发现身边擅长做知识结构的人。跟着学,必有收获。

古典老师的“晶体结构”理论。不但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体系,便于提取;同时暗合了知识一旦形成体系,对于个人吸收知识的方式和速度 都会有更高的提升。

通过学习古典老师的知识晶体结构,认识到过去看似复杂的知识和道理,可以利用知识晶体模型来统一思考和安排。

知识本身并不强大,是结构让知识变得无比强大。

写到这儿,让我联想到玉清战友文章中提到的人生均衡发展的八个方向,有些同学参加的写作日更和每日坚持打的成长卡和早起卡,这些成系统的思维方法和表现形式,不都是一个一个的晶体结构吗?

初学围棋时,经常琢磨棋谱中的口诀,反复按口诀练习,理解口诀的要义。每下完一盘棋。双方就会复盘研究胜败的原因,应该也是最初的知识晶体吧,只是当时没有理解到而已。

将近一年的007写作过程,输出倒逼输入,让我学到不少东西。有时为写一篇文章,需要把很多散乱的知识点关联成文,形成知识结构输出出去,建立自己的影响力,目前以写作45篇文章。点评战友的文章的用时也大大的缩短了。

做一个懂学习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来《超级个体》吧。升级自身能力,解除成长焦虑。加速成长,跑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