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快乐男声为什么不火知乎

原因一:缺乏话题人物 炒作不“给力”?

快男开始时不乏争议性话题人物,如“伪娘”刘著。这也是湖南卫视一贯以来炒作选秀节目的手法:前期先推比较挑逗大众神经的“奇葩”型人物出来吸引眼球,或为选手,或为评委,用颠覆传统的另类形象、骇人听闻的出位言论来引爆话题,待人气聚集后再力推他们真正看好的选手。但今年快男套这套炒作流程显然比较失败,“伪娘”话题因各种原因风头一下子就过去了(链接: 刘著成都决赛遭淘汰)。而争议人物下台后,没有足够有实力或人气的选手撑台,观众不买账,媒体就算想帮湖南卫视炒作都难找话题。比赛结束得无声无息,大部分人对今年快男的认识还停留在“伪娘”阶段,冠亚季军沦为“打酱油”人物。

原因二:赛制不合理 大众评审惹祸?

“超女”时期粉丝们上街拉票的盛况令人咋舌,成为选秀节目红火的一个标志,也引起了无数关于“黑幕”“买票”的怀疑。“快男”取消了短信投票,赛制不断修改,大众评审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大众评委音乐上的不专业一直为观众所诟病。根据节目规则,“快男”的大众评审是需要观众主动打电话报名的,因而也成了各派粉丝大展“无间道”的竞“技”场。一度被认为有“冠军相”的潜力选手陈翔,即传言是被其他选手的粉丝评审联手“做掉”的(链接: 传粉丝联手做掉陈翔。)这种失衡的设定引起专业评委们的不满,巫启贤曾埋怨自己已被“架空”(链接: 巫启贤炮轰赛制)。

原因三:选秀规范太多 节目被逼趋“保守”?

今年“快男”前期好不容易出个可以炒作的话题——“伪娘潮”,但这个话题与歌唱本身并无太大联系,并且也很快就消热下去了。“十八禁”、 “瘦身令”、 “反三俗”……有网友认为广电总局对选秀节目下达的一道接一道的规范令,似乎是令节目日益乏味的重要外因。为求高压下生存,节目设计只能越来越保守,四平八稳缺乏“爆点”吸引不了观众和媒体的注意力。但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编导的能力就不足以将正面的、向上的、美好的东西提炼出生动吸引的“亮点”?如果是脱离了“三俗”就没有办法做得好看的节目,让它自生自灭也罢。

原因四:其他类型节目兴起 快男地盘被抢占?

观众看娱乐节目,图的就是各“娱乐”,要好玩,要八卦,要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要新鲜:新鲜的面孔,新鲜的架构,新鲜的环节,新鲜的话题。无奈年年选,台台秀,死忠“秀粉”早已找到了自己的“萝卜白菜”,普通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从去年开始异军突起的相亲节目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即使同为选秀,也有《中国达人秀》等形式更新鲜多元化的节目来争夺收视率。

原因五:造星不力 难吸引真正选秀人才?

选秀节目的初衷是为娱乐圈选拔人才、输送新血。但内地娱乐圈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完整的造星产业链。前几年选秀如火如荼话题多多,但最后能顺利踏上星途的没几个,有才华有人气的选手,要么是陷入解约风波(陈楚生),要么受制于经纪公司,成为圈钱工具,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加上音乐市场的日益萎缩,人气高的“秀星”还能靠粉丝们集资团购唱片演唱会票来抬高身价,“群众基础”薄弱的就只能演演乡土味道的“偶像剧”来混个眼熟了。

原因六:只知山寨 缺乏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电视真人秀类娱乐节目还处在“山寨”阶段,包括“超女”、“快男”在内,众多一度火爆的节目都是照搬国外当红节目的模式和桥段,缺乏原创力和想象力。不但抄别人,还自己互相抄,看见某类型节目收视率高便群起而效之,前几年比赛着搞选秀,这两年轮番玩相亲,一旦模仿对象被抄袭完了,抄无可抄,自然陷入死胡同。归根究底,以“快男”为代表的选秀节目的没落,源于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只有创新精神,才能长久地留住观众,保持节目的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