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抄家和灭九族具体是怎样的
作者:永乐通宝
链接:/question/28723594/answer/934310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抄家很容易理解,就是没收财产,具体和影视剧里的差不多,多半是突然袭击,总不能事先通知你,先将你府邸围住,然后家眷全部控制住,挨个搜身避免夹带,接着翻箱倒柜甚至掘地三尺将值钱的东西全找出来充公,包括房产田地这些不动产。
至于诛九族,这个词鲜见于正史,至少才疏如我是未见过,严苛如秦法,李斯和赵高也就是夷三族(父、母、妻)而已,而《大明律》里最高的刑罚里也不见九族之说,甚至女眷都得以存活:
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若女许嫁已定、归其夫、子孙过房与人、及聘妻未成者、俱不追坐。下条准此知情故纵隐藏者、斩。有能捕获者、民授以民官。军授以军职。仍将犯人财产、全给充赏。知而首告、官为捕获者、止给财产。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所以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并没人有确切答案,个人理解是这里的九并不是实数而是虚数,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本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就是指天、地、人,它的含义当然非常广大。三又"生万物",所以三泛指多数、多次,而"三三得九"九又属老阳,是最大的阳数,在一到九的基本数中,九是最大的数,是数的终了。因此"九"代表物之广,阳之极,有"极多"的意思。
然后我猜肯定又有人会提到方孝孺十族这个梗了,这个梗后来发展到方孝孺腰斩后拖着半截身子在地上用血连书十二个半的「篡」字才断气,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象。
但无论在清人官方编的《明史》还是明人官方编的《明实录》里都没出现过十族这个字眼,而被“灭十族”的方孝儒,其堂兄和嫡长子活蹦乱跳的出现在永乐年间及之后的地方志上面,方家还有侄子华丽丽的出现在仁宗朝!方孝复方琬被赦是官方文件!还有《史迹考》说方克浩改母家姓得免。(令人疑惑,如果真的诛了十族,他母舅家不算十族里面的?)
最早记载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著作不是在永乐年间建文遗臣书写的文章中出现,也不是仁宗宣宗年代为靖难翻案之后文人的作品出现,而是在靖难发生100多年后的正德年间,由祝枝山所着的《野记》中第一次出现。首先,通过野记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本书主要是通过民间渠道记录的一些杂文野史,里面记录的内容也非常符合野史的定义,经常出现什么神仙下凡,皇帝微服之类的没有一丝历史价值,但却有着强烈的八卦意味的记载。
到了清朝初,有关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记载在严肃史料中还是没有,比如民间史学家谈迁的《国榷》。等到清朝一统天下之后,有关方孝孺被诛十族的记载顿时出现,比如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在本书中,忠臣孝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形象彻底饱满了。此公好像是顺治年间人士,即至雍正年间修《明史》的诸位末学后进、张献忠屠戮四万万人都写得活灵活现的诸人,都不敢继承此公的学说。
所以诛九族、甚至诛十族这种说法,在影视剧、小说里看看也就看看了,真没必要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