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爸妈,我才没有放弃服装设计

之前我总感觉自己本身也不是那种明确、张扬的性格,做的服装也没有别人那种个性鲜明、强烈的风格。所以就想自己适不适合学服装,喜不喜欢服装……

直到和我爸妈聊了聊~

大概就是他们的支持让我继续在服装设计上感受、寻找, 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服装结构。

我觉得结构这个东西很高级,它的一点改变就会影响服装的廓形呀版型呀,还有人穿在身上的造型。 就是除去装饰之外,衣服在人身上的状态都由结构呈现。

现在一些服装品牌, 比如kiko kostadinov或者raf simons就是这种设计,它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造型其实很难做出来, 那种利落帅气感看起来就很棒~所以我之后也想去研究服装上的结构。

我觉得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之后,其实对于个性的认识会有更深的理解。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大家的喜好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也不用去一味地追逐别人在做什么,一味追逐与众不同,把自己展示出来本身就是特别的,也要相信自己就是特别的。

感觉国外院校的学生就挺自信的,可能是因为教育环境不同吧。 而且我觉得他们做的东西很有创意,能够把灵感快速转化成设计并实现出来, 我就没有那么高效率……

所以,就想出国留学去感受不一样的教学氛围和不同的设计理念,还可以有机会接触各个大牌的实习资源~

目前看好想去皇艺,大概也是很多人的梦想吧哈哈~LCF和威敏也很向往。希望自己能申到哇,能拿到offer啊, 这样就能变得更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创意啦!

嗯!我七月份参加的《THE WHITE SHOW》夏令营项目,整个思路和最终效果已经确定好啦,就差做最后的服装了。虽说夏令营创作进度加快了会有点累, 可是又能出项目又能学东西, 累点怕啥哈哈。

在《THE WHITE SHOW》夏令营的项目主题是“梦幻丽莎发廊”。 不知道大家印象里还记不记得那种复古的华丽丽的沙发,印满大logo皮质的那种。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发廊里很多。

而且小时候去剪头发,就能在理发店里听到各种有趣的事各种八卦,那种状态就让我想到五条人的梦幻丽莎发廊这首歌哈哈,我就用这个做了主题, 想把那种顾客坐在椅子上边闲聊边剪头发的状态通过服装保留下来。

最后结营制作白坯真要感谢刘老师,她特别细致地帮我们解决立裁上的各种问题,衣服做完感觉立裁基础提升了一大截~

除了立裁基础这样的动手能力,感觉自己对调研的方式掌握地也更熟练了, 对自己的一些在项目上的选择也更自信,不会一直想却不知道怎么去做。

感觉在夏令营里做项目其实思路什么的挺容易发散出去, 因为很多小伙伴都在一起讨论,能获得挺多不一样的想法,大家天天在一起学习,氛围也会带动着自己~

毕竟一直在学校学习,老师们的教学方式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我在北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太多前期调研之类的内容, 汉艺这边就更为注重这些,还有思维逻辑呀等等,很多部分也主要由自己主导,比较像国外的那种教学方式。

所以,一开始我自己就不太清楚怎么把项目进行下去,还有点焦虑来着……

但是我的主带老师侯老师就很有耐心,在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会更多的启发我去思考项目怎么往下发展,还有一些分析、制作的方法。

像我开始不知道怎么去表现面料的效果,侯老师就会告诉我怎么去调研, 可以去搜集一些秀场上和自己想法类似的效果,去分析他们是怎么表现的,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属于自己的表现方式。

还有在主题的选择上,侯老师也会提醒我说, 服装设计和其他专业会有点不一样,在选主题的时候就可以想一些相关的东西能不能转化成服装, 可以提前去想象一下,这样对最后的设计也是有帮助的。

那时候我实在进行不下去,侯老师也会帮我分析,一起进行筛选。或者鼓励我,让我去做很多尝试,锻炼我的调研和逻辑能力。

而且,我觉得自己也渐渐调动起了做作品集的主动性,这个是很重要的。之前可能会是老师推着你走, 现在是自己主动思考,也愿意去钻研,对创作这件事儿更感兴趣了。

之后如果拿到offer(可以的!),我想先去实习一段时间。 我看伦艺有些申请研究生的人都有工作经验,还有的已经是成功的设计师了。所以,有机会去接触、了解一下服装设计的市场环境什么的,可能对自己之后的学习规划更有帮助。

好,那我去继续搞项目啦~大家也要抓紧时间,为了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