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志命运产生深远影响的“花石”后来怎么样了?

在水浒中,杨志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他从小流落关西,好不容易考中武举,做了殿司制使官,却只是给皇帝押送花石纲而已。十个人押送花石纲,别人都没事,偏偏杨志的押送的花石纲遇到风浪,落在了黄河中,真是倒霉。

如果没有那场风浪,也许杨志会继续做制使官,也许会升迁。花石纲,可以说改变了杨志的命运。

这些花式,其实就是一种奇石,主要产自太湖一带。因为宋徽宗天生一身艺术细胞,酷爱书画奇石,他想要建造一座宫苑,宫苑中必然要有假山奇石,所以就让人把太湖、灵璧等地的奇石运到开封,这就是“花石纲”。

水浒中,除了杨志外,孟康、方腊等人的命运,也是因为花石纲而改变。前者杀人,后者造反。至于因为花石纲而受难的百姓等,那就更多了。

那么,改变无数人命运、宋徽宗酷爱的这些奇石,最终结果如何了呢?

除了少数落水或者碰碎外,大部分的奇石,都送到了开封,也成功让宋徽宗搞了个宫苑。为了彰显这座宫苑的非凡,宋徽宗还特意取了个别致的名字,叫“艮岳”。其实这座宫苑最初叫“万岁山”,不过徽宗觉得太俗气,因此更名艮岳。

艮,是八卦之一,代表着山;岳也有山的意思。同时,艮有东北的意思,宋徽宗这座奇石宫苑就在开封城东北,所以叫“艮岳”。

不过,没几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于是,花石纲不再继续,在路上的这些奇石,因为不能吃喝,也不能换钱,运输也不方便,基本上就被放弃了。有的被掩埋,有的被毁,有的被运走。

至于宫苑中的奇石,结果就更惨了。在金兵攻城时,当时京城中军民在反抗金兵,他们在火炮用尽后,就把这些石头砸了,做炮石用。想想这些奇石,本来在老家待着好好地,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没多久就被砸碎了,真是不值。

不过,好在是用来打敌人了,也算是为当时大宋出了一份力。

没被砸碎的奇石所剩无几,剩下的要么被淹没,要么被发掘出来。比如现今的大相国寺和龙亭公园中,就保存有当年的太湖奇石,成为近千年的文物,与当地的铁塔、繁塔齐名。这些石头,见证了北宋的灭亡,以及开封九百多年来的变迁。

对了,金兵攻破开封后,还把一些奇石拉到了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因为当年金人就是以燕京为都城。后来,清代的造园名家张南垣、张然父子,就用这些奇石堆造了假山,至今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