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文化为何成为中华民族文明标志?
皇宫,是帝王的居住所在。
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帝以国为家,富有四海,但他们的主要生活空间却似高墙筑起的皇宫。皇宫,在历代帝王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象征着帝王的神圣、威严和神魔莫测。
也是皇宫,将那些被赋予了神格的帝王与普通人分割开来,它们雄壮、华丽、庄严肃穆,代表着统治者的意志、民族文化心态和中国哲学的神秘力量。
作为帝王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帝王活动的产物,历代帝王都会将营建皇宫作为其丰功伟绩中的其中一项,尤其是开国君主,在他卸下一身戎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营建属于自己的宫室。
随着不断地改朝换代,两千年来中国古代的帝都都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中,时间推移至今,人们能看到的完整的宫殿,只剩下了明清两代的紫禁城,与清入关之前的沈阳故宫。
但实际上,除却仍旧存世的紫禁城与沈阳故宫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被称之为“建筑奇迹”的古代宫殿建筑。
天下第一宫:阿房宫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
司马迁的《史记始皇本纪》中写道: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
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
根据可靠资料显示,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不过,这些也都是传说,阿房宫最终并未建成。
长乐宫是汉高祖刘邦根据秦朝的兴乐宫改建而成。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从原本居住的栎阳城,入主业已改建完工的兴乐宫,并更名为长乐宫,配和同年修建的另一座宫殿——未央宫,称长乐未央,寓意“永远快乐,无穷无尽”。
长乐宫是西汉初年的皇宫,高帝刘邦七年迁都长安后,即在这里接见群臣与朝会诸侯,为当时的政治活动中心。
长乐宫整个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约占全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四周建有围墙。2003年发掘的四号宫殿(据考古研究为临华殿)遗址有2000平方米,房子为半地穴式,鹅卵石铺地后砂浆抹平地面,墙壁涂有白灰,并饰有夺目的彩绘壁画,通道和台阶铺有精美的印花砖。
西汉皇家宫殿:未央宫
未央宫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为汉高祖七年(前200)在秦章台基础上修建,同年自栎阳迁都长安。
汉惠帝即位后未央宫基本建成,开始成为主要宫殿。作为吉语,“未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含有平安、长寿、长生等意义。汉人喜以此命名,反映了当时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社会思潮的盛行。
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时也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未央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
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扩建始于汉武帝时期。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十年后(秦始皇三十五年),“乃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这些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上林苑在咸阳渭河之南和阿房宫在上林苑中这两个依据。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这样描述上林苑:“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据《汉书旧仪》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其中离宫七十所,容千骑万乘。”可见仍保存着射猎游乐的传统,但主要内容已是宫室建筑和园池。据《关中记》载,上林苑中有36苑、12宫、35观。36苑中有供游憩的宜春苑,供御人止宿的御宿苑,为太子设置招宾客的思贤苑、博望苑等。
大明宫,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称为“东内”。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
此外,武则天跟大明宫的建成和定名有很大关系。史书上明确记载,从公元660年10月以后唐高宗因为有病——不是双目失明,可能是眼睛高度近视吧——越到后面越严重,因此病委托武皇后处理政务,指挥策划修建了大明宫,当时叫蓬莱宫,后来又叫含元宫。到长安元年,也就是公元701年10月武则天重返长安,11月就下令改含元宫为大明宫,从公元701年农历11月一直到今天,就一直叫大明宫。
在王朝更迭中,被埋藏在地下数百年的元代大内,最终在故宫博物院内露出端倪。
多年来,元大都和元大内(皇宫)的所在一直扑朔迷离,而故宫作为皇家遗存,处于元明清的核心地带,具有唯一性,所以专家一般推断元代皇宫可能在现存紫禁城附近,或是西侧至北海琼岛区域。
根据现存的资料显示,元皇宫和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在功能分区上有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的故宫,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的区域都分布在一个空间内,即乾清门以里;而元皇宫则分为两大部分,帝后的生活区域在太液池东侧,太子、皇太后等居住在太液池西侧,中间有吊桥相连。
明朝末年,由于年代变迁,元大都南城垣已被剥蚀为数座土丘,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遗迹已完全消失。
中国故宫别称是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楼宇8000余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永乐4年(1406年)始建,永乐18年基本建成,在500年历史中有24位皇帝曾居住于此。其中,明朝有14位皇帝,而清朝有10位皇帝。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故宫仍然保持了原来的布局。
天安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天安门最初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现在的名字。
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和国的象征!
而在以上这些宫殿建筑中,人们最熟悉也是最著名的当属紫禁城,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故宫博物馆。它不仅是世界五大宫之一,更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8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同时,紫禁城除了以其在宫殿文化领域的价值闻名于世之外,它还有更加重要的一重身份,即紫禁文化的代表作。
紫禁文化自诞生以来,极度神秘,一直属于帝王秘术。以“传承紫禁文化”为己任的金戈先生为了将紫禁文化发扬光大,为全世界人所熟知,将以宫殿建筑为切入口,并以《紫禁》魔幻电影为炸点,将尊贵的紫禁文化与全世界分享。
那么究竟什么是紫禁文化?为什么它传承5000年能生生不息?为什么它却极少被人了解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首先,真实的“紫禁”绝不只是一座皇城,绝不只是一座宫殿,而是5000年中国统治艺术的缩影,中华民族文明上下5000年,有4900年是皇权社会。如今皇帝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紫禁作为民族文明标记,依然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紫禁文化”的传承者金戈先生对“紫禁文化”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他对于“紫禁文化”有着深入并详细的理解,他表示:
紫禁文化的“紫”是代指中天北极紫微星。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中国古代天文学说,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
而“禁”,意指皇宫乃是皇家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来此。
封建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自认为是真龙天子;而他们所居住的皇宫,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他们更希望自己身居紫宫,可以施政以德,四方归化,八面来朝,达到江山永固,以维护长期统治的目的。
由此可见,“紫禁文化”即紫禁城文化,这个文化由来己久,是在中华民族“皇帝”一词诞生之前就存在的文化。而皇帝也正是为了向至高无上的“老天爷”套近乎,才将自己居住的皇宫称为“紫禁城”。
同时,“紫禁文化”在另外一个角度,也指禁忌学习的紫微星文化。
《封神演义》第一个封的神叫“伯邑考”,他是周文王的大儿子,原本是这大周天下继承者;但是伯邑考为救父亲,把王位传给弟弟,甘愿入朝歌当人质;他又义正严词拒绝妖女妲己的引诱,宁死不屈也不苟且。伯邑考被纣王割去四肢,万刃剁尸,最后做成肉饼去试探周文王。伯邑考成为伐纣战争的第一个牺牲者,因而被封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第一位紫微星。他的魂魄到了南天门,太白金星就将他安在紫微星宫,命为尊贵之神,代表尊贵、权力、帝皇。这也就是“紫微斗数”中以紫微星为首的原因所在。
而周文王又是“文王八卦”创立者,精通星相占卜,著名东方预测学的紫微斗数由此诞生,它只在皇家钦天监流传,观测天体运转、国运兴衰;皇家天文学严禁民间学习和流传,形成禁忌学说。“紫禁文化”与紫微星文化的联系正是由此而来。
因此,紫禁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为将紫禁文化发扬光大,金戈抛下无限光明的金融事业,潜心创作出《紫禁》魔幻电影剧本,并将《紫禁》大电影项目作为旗下公司紫禁真武(北京)影业有限公司的最主要项目。
虽然在项目前进过程中,金戈遭受了不少阻碍,但如今紫禁大电影项目的推进已经渐渐步入正轨,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发了批文,该项目得以在2017年年底启动!
紫禁不死,国脉永续!人有悲欢离合,王朝有兴衰成败;唯有紫禁,如同中华之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蜕变,在新中国继续盛大绽放!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