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 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转化,指的是事物总体的阴阳属 性改变。任何事物均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其阴或阳的孰主孰次,决定着该事物 届时的主要特征,即总体上属于阴还是属于阳。然而,事物内部阴阳双方的主次 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处于消长变化之中,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 定的程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因此.阴阳的转化一般出现在事物 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的“物极必反”。如叫时气候变化?春温而至夏热.夏 热至极必转化为秋凉;秋凉而至冬寒,冬寒至极必转化为春温;未至热极、寒极阶 段,气候不会出现质的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重阴必W,重阳必阴”。这里所谓的“极”和“重”,就是指事物发展的程度,也 是促使其阴阳转化的条件。它如昼夜的更迭和自然界云雨的变化.也是如此。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 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就是以天地之气的升降来表明阴阳的转化。
关于阴阳转化的认识,古代哲学家有许多精辟论述。老子在《道德经》中指 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清楚地揭示了祸福对立双方转化的内在根 源。至于“塞翁失马”所包含的祸福转化的内涵,更是妇孺皆知。《素问?六微旨 大论篇》也谓“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强调新生事物中已倚伏着 败亡之因?陈旧事物中可孕育新生之源,而所有这些转化乂都是在“动而不已”, 即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消长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可以说.阴阳互根是阴阳转化 的内在根源.而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对 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是说明阴和阳之间交感相错的相互 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相反相成的。 理解了这些最基本的观点,进而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就比较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