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八卦

在我看来,大众现在对于心理咨询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对“心理咨询”这件事本质的误解。所有的偏见,神化,妖魔化可能都来源于这个最底层的误解:那就是将“心理咨询师”叫做“心理医生”。

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是大众对于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的混淆。这其实也有迹可循。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晚,最开始也是由一些医学背景的人和精神科医生开始宣扬和发展,也是将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大家对于心理咨询的印象,就是像小品《心病》中赵本山扮演的赵大宝一样,穿着白大褂,不打针不吃药,坐着就是和你唠,用谈话的方式治疗,简称“话疗”。所以,大家普遍会觉得,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医生,也就是心理医生。

但随着心理咨询本身的发展,现在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已经是完全不同的职业,处理的问题和工作方式也完全不一样了。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心理咨询师只话疗,心理治疗师会开药,精神科医生会开药拍片住院。

所以,现在再将通过会谈的和其他非医学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叫做“心理医生”似乎就有些不恰当了。因为心理咨询师和医生的职业已经基本上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误解会导致很多很多其他的误解产生,而且不容易解释和澄清。比如说,因为对于心理咨询师等同于心理医生的误解,人们会觉得去做心理咨询等同于看病,而且是“神经病”或者“精神病”,由此会引申出病耻感,和对心理咨询的排斥;人们会在下意识将心理咨询和去医院看病的过程相比,会觉得心理咨询也是看一次开点药,一个疗程就好了,自己不用做出其他努力;会比较医院看病的价格,认为心理咨询的收费过高,似乎是骗人……

其实如果要是类比的话,我觉得和心理咨询师最接近的职业应该是健身教练。人们对于普通心理咨询的看法也不应该是“治病”,而是“健身”。健身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身材更好更健美,心理咨询的目的也一样应该是为了让自己心理更健康,生活质量更高。一旦这样比较的话,人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心理咨询师。比如,人们去健身不是因为身上有伤病了,而只是希望瘦一点,健美一点。同样,去做心理咨询也不是因为一定有什么“心理疾病”,而是让自己的认知、情感、情绪、沟通等等方面变得更好;健身除了健身教练的指导外,自己也要努力坚持。做心理咨询也一样,除了咨询师的努力以外,自己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很努力的,收获成长;健身教练也是按小时收费,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同样的心理咨询师这样的收费方式也应该是可以被理解的。

社区心理咨询=社区健身器材和志愿者

商业心理咨询=商业健身房

学校心理咨询室=体育运动器械

企业心理咨询室=企业健身房

医院心理科=理疗康复

精神科=医院骨科或者外科

甚至连问题都很像,现在心理咨询行业也像健身行业一样,存在很多问题和鱼龙混杂的情况。所以对于心理咨询遇到的问题的维权,也应该是像对于健身的问题一样。

这样一想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呢?

我一直秉承着这样的观点,所以我一直觉得心理咨询就是普通服务行业之一。没有必要捧得很高的“神化”它,也没有必要“妖魔化”和恐惧它。而且我相信,现在健身事业都能发展如此迅速,大家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健身,热爱健身,愿意花很多钱去健身,心理咨询事业也应当有如此的发展。

什么时候大家的朋友圈里能有像晒自己健身照一样,晒出自己做心理咨询的照片,并配文“坚持做了三个月心理咨询啦,现在情绪稳定了好多”,或者“不能改善亲密关系中的沟通不换头像”,那大家对于心理咨询的误解就应该没有那么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