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还被称作什么

风筝还被称作木鸢、纸鸢、鸢、风鸢、风莺、飞鸢、“鹞”、风禽、纸鸢、凤巾、春申君、毫见、风瓦、八卦、鹞子等等。风筝的名称很多,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称谓。中国古代的风筝,用木、竹制作,故叫木鸢,后用纸糊称为纸鸢,五代后定名风筝,沿袭至今。按其形式和图象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春秋至唐代,风筝称作鸢、风鸢。古人已认识了空气动力的重要性,希望风筝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所以风筝又叫风鸢、风莺、飞鸢。

从唐代到清代,纸鸢、纸鹞始终是中国风筝的主要名称。南方称风筝为“鹞”,北方叫风筝为“鸢”。“鹞”和“鸢”是同一种飞禽,即鹞鹰。这各鸟能长时间在空中平展双翅,盘旋不已,翅膀却一动不动。人们制作的风筝双翼也是不动的,又多为鸟的形状,放飞空中,与鹞鹰十分相似,于是便把风筝称之为“鹞”或“鸢”。同时还出现了风禽、纸鸢、凤巾、春申君、毫见、风瓦、八卦、鹞子等称谓。

清代至今,风筝一词取代了所有的称号,成为现在的名字。

纵观我国史料典籍,风筝这一名称出现和演变的依据有三:一是制作风筝的材料,大都是木、竹、苇等;二是风筝本身没有动力,必须依靠线的牵引并借助风力才能起飞;三是模仿鸟的形状为主,希望风筝能像飞鸟一样翱翔于空中,故以鸟类为托我。

英语中的风筝Kite这个词,在古英语中是Cyta,它来源于古日耳语的kuze(猫头鹰)和古北欧语Kyta(菱形物);法语则称风筝为Ceyf-Volant,意为“飞翔的鹿”;德语的风筝Drache与中国“龙”的意思相同;西班牙语风筝cometa是彗星的意思。它们与我国纸鸢一词同样,都是形容其形象的。许多国家也有本民族的习俗与风筝有关的民间传说。日本的风筝是从中国传入的,有“天旗”、“摇纸”、“鹰”、“龙”等名称。日本平安时期的汉和词典《和名类聚抄》中,则称风筝为“纸老鸱”、“纸鸢”。16世纪的欧洲科学家贾姆巴蒂斯。德。波塔在《自然魔力》一书中称风筝为“飞帆”在美国最早的飞行员喜欢用Kite来称呼飞机。从对风筝的称呼来看,名国都是以空中飞行的东西给风筝命名的。

风筝是用线牵引、控制并借助风力在空中飞行的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社会娱乐和健身作用的人造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