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棕古代干什么用的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已有约5100年。中国古代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礼制。玉琮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周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琮成为统治阶级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也是巫师通神的法器。也就是说在礼仪活动中用琮来祭祀地神。多数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

玉琮于墓葬中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与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现象。种种现象说明玉琮与原始宗教及祭祀礼仪密切相关,它的主人必属部族酋长,大祭司巫师之上层人物,从发掘现场可以看到,墓主身份越显赫,殉葬品中的琮、璧就越多,似乎要显示生前的一切,用于随葬恰好说明墓主原有身份,及其在各部落中享用财富与权势的程度,也代表良渚文化时期的一种葬制。

扩展资料:

商周时期玉琮数量不多,从出土的实物看,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较矮小,多光素无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其中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该造型很少见。春秋战国时期玉琮的造型与西周相近,形体较小,战国部分玉琮刻有细致的兽面纹、勾云纹等纹饰。

古代的钱币在形制上,承继了礼器玉琮的观念,表现为圆形方孔。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具体体现。这种“外圆内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古人的处事原则、行为规范,乃至中国古代的建筑结构、风水习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百度百科——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