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上海评弹团评弹《林徽因》后感

? 上海评弹团的《林徽因》整本下来一***一小时五十分钟左右,讲述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与丈夫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两位蓝颜知己著名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的感情故事。全本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讲述林徽因与徐志摩无果的初恋,第二张讲述林与梁二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的爱情,第三章讲述抗日时期梁林夫妻二人以及金岳霖搬至重庆后的遭遇。

看这场演出之前,我作为一名曲艺爱好者对这部创新的剧目是抱了很大的希望的,但是看到第一幕结束时我就已经开始有点失望了。从评弹表演《林徽因》中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曲艺落寞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缺乏专业的编剧进入传统曲艺。

? 首先, 《林徽因》整本弹词剧情太过于八卦,就像是从八卦周刊上截取了一段报道稍加编排之后就拿出来表演,我总感觉编剧写下那些词句的时候,是把自己放在狗仔的位置上。特别是在第一章时,以刘海粟几位参加“太太的客厅”的社会名流的口中讲述出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康桥初恋,我竟恍然觉得是在听一些大妈坐在麻将桌上谈论“张家长李家短王家媳妇不要脸”的小道八卦。叽叽喳喳地说长道短,又咳咳嗖嗖地来掩饰,充满了市井小民的俗气,一点都不像文人教授坐在才女客厅里谈论友人样子。

其次《林徽因》的故事内容流水线,人物塑造干煸。就算是要讲述林徽因与三个爱慕他的男人之间不同的感情,那也要有一个主次轻重,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中心。这不是局限于时长的问题才导致的,编剧在编纂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时长对情节的束缚,所以才会在每一章中都选择很小的场景很简单的情景来叙述故事表达感情,经管如此最后呈现出的作品中的感情毫无感染性,第一章头重脚轻,前面用很长的篇幅去用八婆的语气讲了林、徐、陆复杂的爱情史,将结束时托出徐志摩飞机失事,林徽因悲痛不已,叹英伤才;第二章用梁思成、林徽因的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他们两小无猜、情投志合,梁思成在得知林父去世这个消息后想尽办法委婉的告诉林,以防她情感受伤。我观看的这两端情感的演述后觉得,真的一点都不感人,我也没有一点点的对剧中林徽因的性格有一点的了解,两个章回只让我知道林徽因家境很好;很有才华,有很多男人都对她有好逑之心,徐志摩和她恋爱过,但是没成,她最后和梁思成结婚了,就这样。两端情感都是平铺直述,就像小学生日记那样,“我早上吃了早饭就去上学,中午在学校吃了午饭,晚上回家吃完饭去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去看电视”,只为了完成任务,把事情简单地流水账记下,讲完故事任务就结束了,整篇既没有一个情感集中的地方,也没有塑造出人物性格的一边一角。感情集中并不是感情爆发,感情爆发是要在戏曲作品中见到的,对一个短篇评弹来说有点困难,但是感情集中对评弹而言完全是情理之中的要求。比方说讲述爱情的话,到了那个点哪里观众会觉得爱情是可贵美好的,失去了爱情便会无限的惋惜。人物塑造,在短篇作品中,至少要见到人物性格中的主要方面。优秀的评弹作品都要有这么一个集中点,更会在作品中描绘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不谈长篇,只看看在弹词开篇中,《杜十娘》短短十分钟以内,情感集中在最后的杜十娘怒骂李郎“我说郎君啊,我只恨当初无主见”至“她一片浪花入渺茫”,将杜十娘的敢爱敢恨集中抛出。有情感的重点,也有人物性格塑造的重点,这明明是一个评弹演出可以做到的,但是,《林徽因》没有,它有的只是流水账。

其三,一味追求语言上的雅而导致空洞。评弹《林徽因》前面两个缺点——八卦、流水账就已经注定了它的空洞,没有实之动人的情感,只有天花乱坠的语句,它语言上的刻意追求高雅使她在情感上的低内涵衬托的淋漓尽致。没错,相对于北方而言,南方的戏曲曲艺是要在用词上文雅,但是文雅并不是附庸风雅。我们没必要刻意的使用华丽的词藻,幽深的典故,我们应该要让评弹的语言顺着情节的配合、情感的表达、人物的塑造的水,倾泻而下,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求雅。况且俗的、直白的语言,与雅的语言并不是冲突的,也并不是不好的,评弹的唱段中有大量简明如话的语言,可是都不妨碍那些作品的雅,如《白蛇传.中秋》中的男女对唱,“男:但愿得是月长明 女:人长寿 男:松长青 女:千秋百岁长相亲 男:地久天长永不分 女表:是啊永不分 男表:是啊永不分”以及《珍珠塔.妆台报喜》中的《七十二个他》,《七十二个他》的语言更是简洁朴素,却极好的把丫鬟性格上的调皮烂漫、心理上想要邀功的喜悦都表达出来了。而在本剧《林徽因》中,大段“雅”词显得过分的不恰其当,除了文雅、掉书袋意外,一无是处,对于情感的表达,人物的形象的塑造没有什么主要作用。有此可见,评弹的语言并不是不能俗,而是要俗的恰到好处,俗的可耐,俗的可爱。

? 最后,有些情节表现的较为突兀。这一点主要是因为编剧没有注意气势的连贯性,剧情的突兀在最后一章尽显,林徽因拒绝费先生安排她去美国养病的提议,并表明自己会留在战火纷飞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一起承受磨难的决心。其实这一章是三章中,编剧处理的最好的一章,以林徽因自己之口叙述其为家为国情怀志向,编剧应该是想在这一章中做一个主旨的拔高。可坏就坏在这个主旨的拔高上了,拔的有点太过于高,前面的两张情感不集中,只有平原,连丘陵都没有,到了最后一章,忽然平地起喜马拉雅,能不突兀吗。所以在最后林徽因表志投长江的唱词,就显得像喊口号,也像小学生写作文,最后一段总要一句单独成一个自然段,说,“啊,我真爱我的祖国呀。”口号喊的很响、很大,可前面又接不住,反而让人不那么的信以为真,不那么能投入感情了。

? 评弹《林徽因》,演员的表演非常的优秀出彩,舞台设计也典丽精致,但是对不起,我必须要说,它不是一个成熟的作品,因为剧情与编排的漏洞太大了,不是瑕不掩瑜,是瑜不遮瑕。它整个剧情像是中国宋元时代一些不那么优秀的话本作品,只要求故事的讲述,其他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旨体现,都不那么重要,但是现在是21世纪了,这样的剧本不适合展现在当今的舞台上。可以看的出来,评弹《林徽因》的编剧绝对不是一个有编剧专业知识的编剧,可能有人会觉得像戏曲曲艺这类艺术领域,只能让专于此业的人来从事。但是别忘了为什么宋元时期中国的戏曲会获得极大发展,是因为有一批不是很专于戏曲的文人进入了这个行业,而大部分的戏曲曲艺作品都是先有故事底本,在由文人创作出话本、小说,最后才有了能够表演出来的成熟的戏曲曲艺作品。我觉得,让专业的戏剧编剧对评弹作品的创新进行指导是很有必要并且很有意义的。

我想,上海评弹团,苦费工夫创作出新的评弹作品,并且不辞劳累地带着它走遍全国大江南北,为的就是让苏州评弹这一艺术继续好好的传承下去,让年轻人爱上评弹,并且能够在全国、全世界都结识知音。苏州评弹是美丽的,我很喜欢它,不然也不会专门从偏远的大学城跑到市中心,晚上连学校都回不去,住在外面的民宿,只为了看一场上海评弹团评弹《林徽因》的演出。但是我不能不否认我对它失望了,评弹《林徽因》真的算不上一个成熟的作品,它应该是更好的,而不是仅仅以传奇八卦作为噱头。我的愿望和所有从事评弹艺术工作的艺术家们,以及所有喜爱这门艺术的人都一样,希望它更好的传承、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所展现出来的,所推广下去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在艺术上精细,在细节上经得起推敲的,完整的成熟的作品。“评弹”“评弹”,先“评”再“弹”。所以,首先就是要让评弹作品以为基底的剧情是精致的、经得起推敲的,不然一切的努力都是空中楼阁。因为,对于对传统戏曲曲艺不感兴趣,不熟悉苏州评弹一些观众,当他们观看苏州评弹时,注意力肯定是先被它所讲述的事与情所吸引,以此为切入口慢慢地了解评弹。没有做好剧情的话,就是在第一步就将观众挡在门外了。

? 就目前来看,评弹《林徽因》还不算成熟,但是没有关系,像《西厢记》《红鬃烈马》等等经典的戏曲剧目都不是打一出生就完美无瑕了,都是在无数次的表演后发现缺点,一点点的改进、丰满,我相信个《林徽因》也会一点点的长大、成熟起来,最后变成一个很好的吸引陌生观众的新时代的苏州评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