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风云人物吕不韦,真的就没有篡夺大权的想法吗?

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播,战国末期的恢弘历史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吕不韦作为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战国末年,虽然周王朝已经被消灭,但是其分封以及由其衍生的身份等级制度依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此时虽然寒门士人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实力在政坛上一展拳脚。但是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来说,想要涉足政治还是存在极大壁垒的。

而吕不韦则以富商的身份,成为了秦国的相国,权势一时无两,这在那个时代无疑是十分罕见的。而吕不韦对于政治的热心和他的权势地位结合在一起,难免会让人怀疑他是否有篡夺秦国权力的念头,那么这样的揣测是成立的吗?

上图——秦相国吕不韦

一、吕不韦的政治投机

吕不韦出生于阳翟,其家世在《史记》等史学著作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述。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他的出身应该并不显赫,而这可能也是其在早年远离政治,投身商业的根本原因。其在那个战乱不休的年代中,依靠经商收获了大量的利润,成为了赵国有名的富商。

按理此时的吕不韦应该继续将精力投入到他的贸易事业之中,但是他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人,除了财富之外,他还想收获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当时秦国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六国,这无疑是吕不韦实现政治理想的最佳选择。

上图——经商的吕不韦

秦昭王作为秦国的统治者,已经在位四十余年,而在秦昭王四十二年的时候,其太子去世,秦昭王便将自己的次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动,让秦国的政局变得暧昧不明。因为安国君之前并没有做秦王的准备,因此他连世子之位都没有确定,他的正室夫人华阳夫人也没有子嗣,这让其二十余位皇子都有可能成为之后秦王的候选人。

上图——华阳夫人剧照

而在这些人中,公子子楚正在赵国充当质子。由于之前秦国和赵国战事不断,因此其在赵国的处境也十分不堪。而吕不韦在见到他之后,认为这就是自己进入政坛的最佳契机。于是他找到子楚,表示愿意帮助他摆脱现在的困境,并给出了具体步骤。

他指出现在只要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得到他们的欢心,然后再让华阳夫人收子楚做自己的嫡子,那么子楚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了。吕不韦的建议得到了子楚的认可,两人也立即将其付诸实践。

在吕不韦雄厚财力的帮助之下,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对子楚的印象出现了改观。同时吕不韦还劝说华阳夫人,说如果其没有亲爱的王子,那么在安国君去世之后,其地位自然难以保全。华阳夫人也被其说辞打动,便提出让子楚来做自己的嫡子,而安国君答应了这一请求,这让子楚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上图——秦庄襄王剧照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秦将王齮包围了邯郸,赵王便想杀死子楚来进行报复。这次又是吕不韦用重金贿赂了看守子楚的将领,才让他成功逃到了秦军之中。而在子楚归国不久之后,其父亲便去世了,而子楚也因此成为了新的秦王,吕不韦也受到了重用,其这次政治投机也收获了十分丰厚的回馈。

二、吕不韦在秦国的巅峰与失势

在秦庄襄王也就是子楚在位的时候,吕不韦作为其恩人得到了重用,成为了秦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子楚在位仅仅三年便因病去世了,其子嬴政即位,便是后来的秦始皇。而嬴政在即位的时候年纪尚轻,并不能独自处理朝局。因此吕不韦的权力进一步膨胀,成为了秦朝政府中权势最大的存在。

上图——青年时期的嬴政(剧照)

秦始皇的生母赵姬之前是吕不韦的爱姬,而在庄襄王去世之后,吕不韦和太后之间的关系又变得十分亲密,这也让吕不韦的权势变得更大了。

但是随着嬴政的成长,吕不韦知道自己再这样下去迟早要被发现,而到时候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地位和权力就都要付诸东流了。为了摆脱这样的处境,他将自己的门客嫪毐送入了宫中,让他来服侍赵姬,而自己则与太后保持了相对的距离。但是嫪毐在得到太后欢心之后,不但与其生下两子,更生出了谋害嬴政,让自己的儿子登基的念头。

上图——秦始皇生母赵姬剧照

而此时的嬴政已经显露出了优秀的政治能力,他对自己母亲和嫪毐的丑事也略有耳闻。于是不等嫪毐发难,嬴政便派人擒住了嫪毐,夷灭了他的三族,而他的两名同母弟也被杀死。在嫪毐事发之后,嬴政从中得知此人乃是吕不韦遣送入宫的,便想将其杀死。

但是朝中不少大臣纷纷为他求情,而且吕不韦对于自己的父亲也确实有大恩,嬴政便只是夺去了他相国的职位,将其从长安赶回了他的河南封地。

上图——嫪毐剧照

在吕不韦回到河南之后,依然有不少宾客前往拜见他,这让嬴政看到了他的威胁。于是其给了吕不韦一封书信,在信中对吕不韦进行了质问: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在读完来信之后,明白了自己已经被嬴政视为威胁。他担心自己落得和嫪毐一样的下场,便喝下了毒酒并随即身亡,秦国初期的政治局势也得到了平定。

三、 吕不韦究竟有没有谋反之心

吕不韦作为战国末年的风云人物,其究竟有没有篡夺秦国权力的想法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而在笔者看来,吕不韦投身政治的最大动机应该是希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对于实际的权力似乎没有太大的欲望。

首先在赵国的时候,吕不韦在和子楚交流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吾门待子门而大"这样的话。这说明吕不韦只不过希望通过子楚来收获地位,在之后也愿意作为其从属,并不想成为控制子楚的幕后主使。在秦庄襄王即位之后,吕不韦虽然贵为相国,但是其却没有承担太多军国大事的谋划,这也能够体现出他只追求地位的一面。

上图——《吕氏春秋》书影

而吕不韦另一个被怀疑其有不臣之心的原因,是他在担任相国的时候招募了大量的门客。不过吕不韦招揽门客的原因,很有可能并不是要培植自己的势力,而是他看到但是东方六国的公子都因为招募门客获得了极高的声望,他也跟随效仿而已。

而且他在招揽门客之后,也没有十分积极地将门客安插到政府之中,而是让他们为自己编纂《吕氏春秋》这部著作,这也能看出吕不韦并没有依靠门客夺权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虽然嬴政在即位的时候年纪很轻,但是秦王室的统治在经历了几个世纪之后已经有了极为稳定的基础,而吕不韦这样的外来权臣在短时间内显然是无法撼动的,而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

因此在庄襄王去世之后,其将自己的兴衰完全寄托在太后赵姬的身上,这从他奉上嫪毐取悦太后的行为上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在嫪毐和太后谋划推翻秦始皇统治的时候,吕不韦也是置身事外,没有参与进来的,否则其不会只受到贬职的处罚。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吕不韦对于掌控大权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商人出身的他也十分重视风险规避,这种对于危险的避让中也透露出其并没有将权力视为最终目标。

商人的投机心理是吕不韦能够做到秦国相国的根本原因,不过他的这种商人心理,以及对于政治斗争的稚嫩最终还是让他输掉了曾经赢来的一切。

上图——吕不韦剧照

四、结语

吕不韦在战国时期这个讲究出身的年代,能够以一位商人的身份做到最强诸侯秦国的相国,无疑是十分难得的。而这和他大胆的政治投机有着直接的关系,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吕不韦对于提升自我身份的孜孜追求。

而吕不韦在依靠庄襄王的帮助成为秦国的相国之后,其地位也变得十分尊崇。其阔绰的手笔也让其麾下聚集了一大批门客,这让他成为了秦国政坛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在庄襄王早逝之后,面对年幼的嬴政,大权独掌的吕不韦并没有发展自己的实力,这让他很快就被嬴政击败,自尽而死。

之所以吕不韦在政治斗争中会如此脆弱,主要是因为其对于权力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因此其并没有对嬴政这个潜在的对手做出足够的防范。在面对反叛这样高风险的政治行为的时候,他也缺乏坚定的决心。这些缺点让吕不韦最终不但没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还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不过吕不韦作为秦国的相国,确实没有反叛夺权的打算,这和后世的权臣相比还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