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套强身健体的方法!!!

《真气运行学》是李少波教授九十寿辰推出的杰作,它是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趋于完整的标志。真气运行学术以三圣道精神和“中医预防”医理为指导思想,依托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中医学理论及现代生理学说而成的真气运行理论,以完整的“真气运行法”这一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为学术核心内容,并得到《黄帝内经》、《内经图》、《行气玉佩》铭和道儒释及内丹术、易卦、《西游记》等传统各家学说的印证,再以数据翔实的科学实验研究、临床总结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构成医学科学性极强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揭示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而惠泽众生。

被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黄帝内经》主要就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使之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减少物欲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就是《内经》上工治未病及摄生保健、养生长寿的真谛。《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静心行气、保全形神的至理明训。然而古人把此视为天机密旨,不得其人不传,以致《素问》七卷至道的实践方法为师氏所秘。由于《内经》缺乏全真导气的医学养生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人体真气运行活动的奥秘,甚至导致《内经》常被视为玄学而遭到无谓的抨击。

其实《内经》诸多篇章引用的词条,多属古代圣人的实践真知,是打开人体生命活动奥秘的钥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等高度概括了顺应自然、摄生保健的功理、功法和功效,指出效法阴阳和合之道、数理变化之机和精神内守、虚无生气、积精全神及预防疾病的深远意义,这便是全真导气的实质内涵。

一生致力于中医真气运行研究和探索的李教授由病入医,由医悟道,体悟到宇宙万物,无不从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这一混元真气(生命能量)的规律,而保全自身,形神长存。遂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七十多年的躬亲实践,四十多年的临床观察及近十年的科学实验创编了旺盛真气运行、增强生命活力的“真气运行法”。它是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主要通过调息凝神,在虚无静定中全真导气,以保健摄生。功法设置以静功为主,动功为辅,动静结合以提高,达到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生生不息的目的。

静功即为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就是使身体放松、思想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培养真气,贯通任督,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逐步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夫阶段,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力量,促进生命活动的有序化。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疗能,达到防病治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动功是以“漫步周天”为核心的五套功法,它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起到旺盛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

前者是静极生动,后者是动极复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在李教授实修中相继诞生的动静结合、直指上乘的高级功法——真气抟聚法,手势一动真气随之而动,再无杂念产生的机会。该法有高级静功,也有动功,动静相育,圣度天机;生理自运,重复规距,归真返朴,三宝抟聚。

经过六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对80多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顽固病、疑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功法的科学疗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该法以立足中医科学、简明易学、短期通督、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老少咸宜等特点,深受医学界、科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好评。

实践证明,真气运行法确实是全真导气、积精全神、修性固命、保健摄生、顺应自然规律的根本大法。功法实践不但使得人们治病防病,还带来了人体生命的新信息,一一印证了《黄帝内经》医学养生修真之真谛及其相关的学说。历代贤哲都认为,人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这是一个“无中生有有化无,无再生有见真如”的过程,符合无中生有的自然法则。锻炼真气运行法,可完成其始终,这是在“三圣道”天人一际的理论指导下实践得到证明的。

由此,李教授认为毕生所创的“真气运行法”就是《黄帝内经》中认识自然规律、沟通宇宙自然,行气摄生的实践方法。《真气运行学》的问世,既是真气运行理论在“真气运行法”基础上日臻成熟,学术体系不断完备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李教授实现阐述《黄帝内经》养生要旨,再现古圣先贤修真窍妙,探索人体生命科学,揭示传统养生学真谛弘愿体现。一直以来,作为中医师的李教授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使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大白于天下,为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一定的贡献。同时,李教授竭力普及“真气运行法”以弘扬“三圣道”,体现“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的精神真蕴。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少波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学、养生学的实践和研究,两者名二实一,同为一个理论体系,皆以济世活人为目的。他提出的"真气运行"学说主要是根据《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所创,以《内经》积精全神、全真导气理论命名。学说核心的实践方法,是一套增强生命活力、旺盛真气运行的五步实践方法,功程短而功效显著,实践证明确为科学的医疗保健功法。

经过六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对多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顽固病、疑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功法的科学性,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功法实践带来了人体生命的新信息,人们清楚地感到体内的各种生理变化,从而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乃至阴阳五行学说,尤其是真气运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

李教授在九十华诞推出《真气运行学》这一杰作,旨在说明"真气"即《内经》理论的核心,真气运行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真气运行五步实践"为《内经》遗失第七卷的"全真导气"部分内容。"真气运行五步实践"既是沟通人与自然、穷理尽性、修性固命的根本大法,又是验证中医理论、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一门学问,是"三圣道"理论指导下的生命科学的结晶。

真气运行学说既根植于中医经典理论,又根据"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的结果验证了中医,并大大了发展中医核心内容!

真气运行学说,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丽明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组成部分。

真气在经隧中运行,是借助于呼吸运动的推动力量,有节律的布达全身的。所以锻炼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必须遵循人体生命科学的自然规律,以调整呼吸为入手功夫。

呼吸是借胸胁的张缩、横隔膜的升降而形成肺的呼吸运动。呼吸有内呼吸和外呼吸,成人的外呼吸在平静时以每分钟18次的频率,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内呼吸即体内真气活动情况,也就是细胞摄取氧气养料,转换为能量的过程。胎儿在母腹中不能直接摄取氧气和养料,须由母体通过胎盘脐带供给,以使之营养发育和生长,由胚胎状况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当然这个变化过程是很复杂的。过去把这种内呼吸叫做胎息。

外呼吸是出生后获得的。人在未生之前,在先天发育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的呼吸系统,本来是静止的。出生时第一个外呼吸,是靠大气的压力将空气送入肺中的,本来静止的肺,忽然被大气冲开,它以应激的生理活动将气排出,催动了声带哇的一声,唤醒了体内沉睡着的一切生理活动,后天生命开始了。从此,肺内压和大气压保持着这种压力的关系,有节律的进行着吐故纳新的活动。

呼吸的作用,不仅是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利用呼吸运动,推动内呼吸,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推动真气的循经运行,赋与机体各组织生命活力,以使各组织器官发生有机的联系,这就是对呼吸运动的全面认识。《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说明在心的主宰下,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在体内起到升降出入的生理作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相应之理也体现在呼吸运动之中。《黄帝外经·呼吸篇》雷公问于岐伯:“人气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乎?岐伯曰,天地人同之”。天地如何呼吸?《老子·第五章》有“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宇宙的形成,为阴阳二气上浮为天,下凝为地,一开一合,如橐之无底,龠之相通,浑浩流转,毫无障碍。古云:“吸之以为橐,呼之以为龠”。天人相应者,人的外呼吸,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自然界氧气。故《黄帝外经》说“呼应天,吸应地”。人体的内呼吸,呼则心火自上而下行;吸则肾水自下而上行,以主气机升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自然界气机升降变化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而在人身,《黄帝外经》也说:“呼出心也肺也,从天而言之也。吸入肾也肝也,从地气而言之也”。而天地之气,阴升阳降,毫无障碍。倘若是天之气不降,则地之气不升;地之气不升,则天之气不降。此则天地舛变,阴阳间隔,祸害由生。在人若无出入升降之呼吸活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则是一刻也不能存活。?

呼吸是一种机械式运动。当吸气时,胸胁向外向上,横膈膜下降,这时胸腔扩大,腹腔相对缩小,小腹受压。胸腔和腹腔这种机械式的张缩运动,也就把内在真气鼓荡、流动起来。足三阴经的真气,是随着吸气运动而上行的。譬如肾经真气在吸气时,沿足少阴肾经上行入腹(丹田)与冲脉合并,挟脐上行至胸,注入心包经与心气交,即所谓"肾水上潮以济心火"。同时,肝经真气上行注入肺经,脾经真气上行注入心经,即所谓"肝脾之气宜升"。手三阳经真气,也是在吸气的同时,上行布于头面,与足三阳经衔接,所以有"三阳荣于面"的说法。?

当呼气时,两胁向内向下合,横隔膜上升,胸腔缩小,腹腔相对扩大,因而胸腔真气受到压力,即沿任脉下行入小腹(丹田)即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火"。这是真气运行法的一个重要作用环节。同时手三阴经真气,由胸趋向手指,与手三阳经相接。足三阳经真气,由头走足,与足三阴经相接。这样构成了经气的大循环。?

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练到一定程度,督脉通畅后,则是一呼真气沿任脉下入丹田,一吸由督脉上至百会,为一小循环。真气运行五步实践最主要的是要达到任督沟通这一目的。

呼吸是真气运行的动力。练习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本来生理性的自然呼吸,无须人为的调整,就能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维持生命。出生后,由于后天的生活形式代替了先天的生活形式,再加上成年后,种种损失及失调,以至真气不足,经络不畅,呈现未老先衰,疾病缠身。因此,必须用调息法,培养真气,贯通经络,恢复先天的生理机能。?

人的一生,从第一个呼气到最后不能呼气为止,呼吸都是由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协调作用,保持有节律的活动着。基于肺内压负于大气压的这个原理,吸气是很自然的。为了达到真气运行的一切要求,在调息上必须注意呼气。注意呼气是为了多排出一些浊气,肺内空虚、肺内压降低,便于大气的输入,有利于吐故纳新,很好地进行气体交换,这仍然是自然呼吸。这是外呼吸的情况。更重要的还是呼吸运动推动内呼吸,使真气循经运行,对人体生理起到全面的调节作用。长期注意呼气运动的训练,则可顺承自然规律而巧夺天工,是夺天地之正气的不二法门。只要加强呼气的生理活动,便可一步步的达到心火下降,振奋脾阳,吸收能源,化生能量,在下丹田培养真气,积气冲关,还精补脑,返朴归真,返还先天生理机制,即后人称谓的"金丹大道"。

锻炼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到一定程度,鼻息微微,若存若无,好象停了外呼吸,只觉得丹田开阖,沟通任督,就象是春风送暖百花开时的舒适感觉。这和胎儿没有外呼吸,只有旺盛的先天内呼吸,自然舒适的生活在母腹中的形式相似。机体由衰返壮,富有活力,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