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什么绝对不会出现“泼冷水”的情况?

当代家长喜欢通过“泼冷水”这种方式,来展现自己在智力上的优越感,从而表达一个潜在观点“你所做的都是错的,只有在我的领导下,你做的才会正确”。

父母想挽回自己在教育上对孩子的失控,然而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与他们日渐疏离。

对于所有普通人,父母的“善意批评”会在不经意间影响自己,会束缚自己前进的脚步。

严重点还会形成人格上的缺陷,即父母一再强调“你改不了的毛病”,就真的改不了了,因为自己虽然知道父母说的有点道理,但更多的情绪则是和父母的对抗,会反其道行之。

最糟糕的一点是,这种“泼冷水”式的人际交往模式,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亲密关系的象征。

“为你好才说你,别人哪管你啊!”,这句话莫名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很多人父母就是这么把亲子关系搞砸的,他们以为批评和揭露是一种“正直的品质”。

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这句话不太正确。

批评孩子不是必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劣的原因,指出孩子的错误,也经常能获得孩子的尊敬。

当代父母在批评上,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为了否定而否定”。

即她们是批评孩子,更多是为了获得自我认同感,而不是真心想帮助和保护孩子。

也就是说,孩子接不接受批评,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实际他们不一定能分辨批评的内容是否真实。

一个好的劝阻,其实是不用“泼冷水”的,只需要提问就行了。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到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很多父母跟我说,和自己孩子说话也要注意修辞和细节,那样活的太累了。

难道最亲近的人,不该真诚吗?

孔子曾经提出“六言六蔽”说,所谓六言是指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孔子认为,当六种人类最高尚的品德失去了礼数时,那会转变为很大的祸害。

所以,父母所有优秀品质包括真诚,都必须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立场,分清自己人际边界。用孔子的话说,这叫礼度。

周国平曾说:真诚如果不讲对象和分寸,就会沦为可笑。真诚受到玩弄,其狼狈不亚于虚伪受到揭露。

所以我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两颗心互相温暖,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折磨。